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雯雯,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0
但是,复旦大学吴礼权教授在这方面的修辞实践则告诉我们,其实学术著作的标题立目也是可以做到别开生面...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0
"列锦"作为一种修辞格,其名称虽现代才确定,但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则古已有之。本文的主旨,就是探讨其源头所在。根据我们对先秦至南北朝现存诗歌作品的调查,认为"列锦"修辞格滥觞......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列锦”作为一种修辞格,早在汉代便已出现。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它的结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初唐时代,列锦辞格在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很多,许多新的结构形式都产生了,对后来词...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列锦”作为一种修辞格,渊源滥觞于两汉时代的诗歌作品。经过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反’复运用,到初唐时期,“列锦”已经发展出许多新的结构模式。与此同时,伴随着词在唐代的发展,唐及......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语言的发展基于语言的运用。汉语中的许多比喻词、借代词、拟声词、量词等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修辞有密切的关系。研究汉语史应该包括对汉语修辞史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建...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列锦辞格渊源于汉代,经过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发展,演进到初唐时在结构形式上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至盛唐时代,则又踵继有了新发展。与两汉魏晋以及南北朝、初唐时代相比,有三个不...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五代(包括十国)是一个混乱而短命的时代,但文学的发展并不是没有建树。伴随着文学的发展,“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虽整体上沿续了唐代的旧局,但其问也有一些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考察......
[期刊论文] 作者:吴礼权,谢元春,,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黎锦熙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卓然有成,也颇富特色,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善于将语法与修辞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阐释了汉语中种种不易解释的语言现象;二是对修辞学的研究具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