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年份:2008
吴承远教授,男,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历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现任主任医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期刊论文] 作者:吕正文,张明然,吴承远, 来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年份:2008
脑室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类型,其中具备两个脑室以上的脑室内血肿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脑积水的重型脑室出血有其特有的病理生理特点,起病急,进展快,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很高。......
[期刊论文] 作者:李峰,刘玉光,朱树干,杨洪安,张源,吴承远,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2008
目的 探讨经颈动脉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ICH)后遗症的适宜移植时间窗和疗效.方法 48只Wistar大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脑出血后第2、7、14、21、28天经颈动脉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体外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照组大......
[期刊论文] 作者:刘玉光,李峰,朱树干,刘猛,李新钢,吴承远,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8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无症状性脑膜瘤的发现越来越多,但在治疗策略上仍存在争议[1-6].1990年2月至2005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无症状性脑膜瘤84例,占同期脑膜瘤手术病例的7.80%(84/1083),现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江玉泉,吴承远,孙恩华,苗立峰,王磊,张文华,,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份:2008
目的分析颅脑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细菌耐药性特点,探讨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1999年9月至2007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术...
[期刊论文] 作者:朴京虎,吴承远,胡继康,赵耀巍,张世功,苗娇云,, 来源: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8
目的阐述射波刀(Cyberknife)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方法应用射波刀治疗的18例28个靶区不同种类和部位肿瘤病人中2例典型病例进行讨论。结果初步应用表明射波刀由机器人投射、实...
[会议论文] 作者:吴承远;孟凡刚;刘玉光;徐淑军;王宏伟;孙召花;, 来源:中国现代功能神经外科新进展论坛 年份:2008
目的:总结1936例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例的经验和体会,探讨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分别进行眶上孔入路、眶下孔入路、侧入路或前入路卵圆孔......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华,李新钢,陈腾,贾德泽,刘猛,王建刚,吴承远,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2008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uspuse-3激活在神经元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Z-DEVD.fmk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ACo法建立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以酶活性测定、Western杂交等方法对Caspase-3活性变化和激活进行规律性观察;通过脑室内注射给予Z-DEVD.f......
[期刊论文] 作者:朴京虎,吴承远,赵耀巍,张涛,张玲,郭秀丽,苗娇云,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年份:2008
目的探讨射波刀(Cyberknife)无框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定位经验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行射波刀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共计46个靶区154分次。结果本组摆位和定位过程简捷、...
[期刊论文] 作者:倪石磊,苏万东,李新钢,曾庆师,刘玉光,朱树干,吴承远,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2008
目的研究强化三维损毁梯度回波序列(3D-SPGRI)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VD)术前评价和病例选择中的作用。方法3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高分辨率强化3D-SPGRI及三维脑血管成像(3D-MRA)扫描,观察三叉神经出脑干段神经及邻近血管关系,并与MVD术中观察结果对比。结果33例患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