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吕传文,,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2
《三峡》(人教版初语第三册)有这样一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句中的“以”字课本无注,从一般的古汉语字典中也查不到相应的义项,故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避而不讲。那么,这...
[期刊论文] 作者:吕传文,,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12
小时候特别喜爱年画,可以说没有年画.简直过不了年。每到腊月父亲赶集时,我总嚷着要买年画。待年龄大些,我便跟着父亲上集买年画。那时的年画多是些人物画,小孩大都喜欢这样的年画......
[期刊论文] 作者:吕传文,,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12
回想新课改以前,语文课大都有一个“形成性测试”,亦即“达标测试”,它是对课堂效果的直接检验。课改后的语文课大都没有了这一环节,热闹、精彩就是好课,反之,就是不好的课。某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吕传文,,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2
学习《木兰诗》一课,有的同学对诗中的“黑山”发生了兴趣,不满足于课本的解释,问黑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叫做“黑山”是不是因为山的颜色是黑色的等等。这是笔者所没料到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吕传文,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2
教学《口技》一文,总感觉"侧目"一语(整句原文是:客人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与前文"伸颈"在文意的衔接上不够自然、顺畅。课文写客人们在听口技表演,不是在看表演,因为表演者在"屏障"里面,是不让人看到的,不同于今天舞台上既听又看的口技表演。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