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3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侯书勇, 来源:求索 年份:2008
周初文献记载有“殷”与“宗”,历来学者有不同解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铜器铭文、文献所载“成王周公之命祀”及封建诸侯等史实作了新的考察,认为“殷”指殷人之,“宗”指周人之,这有利于对周初相关史实作进一步的认识...
[期刊论文] 作者:佚名,,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08
西周时期,"婚姻六"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条件和必经程序。合合法的婚姻必须通过"六"程序来完成。六:一为纳采,男方依某种礼仪请媒氏女方提亲;二为问名,女方答应议...
[期刊论文] 作者:高瑞民,, 来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左传》言的主要观点是:是国家以至每个人的躯干;知礼就是摒弃琐屑的仪式,落实的精神,在履行礼的实践中求变通;的内容和形式可增可减;要求人们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主张全体...
[期刊论文] 作者:陆建华,, 来源:朱子学刊 年份:2008
《礼记》主要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学的记录,包括礼仪制度的记载和学思想的阐发等多方面的内容。就其学思想而言,又包括的价值的说明、的发生与制作的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张恒,,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8
垣作为清末改良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在其留给后世的煌煌巨著中,处处闪耀着大同思想的光辉,时时流溢着对大同理想的向往与渴望。他的思想是以大同思想为归宿。翻开卷帙浩繁...
[期刊论文] 作者:陈力祥,,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8
船山学思想是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奇葩”。船山学思想的本质特性多为学术界所忽视,船山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即以分殊辨别人与禽:船山从乃“人之独”而禽兽所本无:...
[期刊论文] 作者:蒋涤非,, 来源:中外建筑 年份:2008
三千年中国城市,“”,是一只“看不见的手”!rn鲁迅说,翻开中国历史,满本都写着“吃人”,指的就是“”……rn,即理,是儒术的核心,是秩序、等级制度,是使人控制自然、成...
[期刊论文] 作者:王艳辉,, 来源: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曾子的学思想源于孔子,但是却扩充了的内涵,把“孝”注入到的范畴中,使学更加接近普通人的生活.他的学思想主要包括“以孝释”、“下庶人”和“躬身施礼”,其...
[期刊论文] 作者:詹红,,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论语.颜渊》篇的"颜渊问仁"章所提出的"克己复为仁"命题,是孔子论"仁"的总纲。古今学者多通过对其中"克己"、"复"、"为仁"三个思想要素的诠释,阐述孔子的思想。但是,从...
[期刊论文] 作者:黄娜,,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朱熹学具有很强的经世倾向。朱熹主张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不能拘泥于书和古,使的精神与时代的变迁相符合。其变通古和简化古今的主张,正是为了让能够更加切实有...
[期刊论文] 作者:国风,, 来源:沧桑 年份:2008
本文通过""的实践、"仁"的意境和"仁"""之间的关系分析,阐述了孔子的"仁"""观。...
[期刊论文] 作者:艾红玲,陈戍国,,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是我国古代社会礼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时期已多有举行。据史料记载,先秦荒大致有祷神、变、减缮减用以及提供财物婀补等几种表现形式。在灾荒之年举行荒,不仅可...
[期刊论文] 作者:姚艳华, 来源: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8
清秦蕙田的《五通考)262卷,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学的集大成之作。该书裁减《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等文献之资料,条分缕析,按类排比,后附案语,考辨吉、凶、宾、军、嘉五,...
[期刊论文] 作者:白奚,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8
一、援仁人 在《论语》中,我们没有看到孔子关于什么是“”的论述,没有给“”下定义。这可以说是孔子的一贯风格,就如同他从来不给“仁”下定义一样,而只是在对“仁”的具...
[学位论文] 作者:江彩,, 来源: 年份:2008
本文通过对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远东耶稣会视察员范安在澳门与日本的活动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考察研究,力图还原范安与中日传教团之间的关系的历史场面。本文分为四部分。第...
[期刊论文] 作者:刘洋,,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8
拱手也叫做揖,有着浓浓的中国特色和人情味儿。拱手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
[学位论文] 作者:董娟,, 来源: 年份:2008
是“中国文化之总名”,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标志。对于具体的人来讲,更为紧要,传统儒家甚至认为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所以《礼记·礼器》说:“也者,犹体也...
[期刊论文] 作者:寇玉,洪庆秀,, 来源:中国公证 年份:2008
一、以“”为根,以“理”为本的基本涵义第一个“”共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礼仪之,是指热情服务,礼貌待人,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之意;二是礼法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杨朝亮,,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8
清高宗执政初期,三馆的诏开和《三礼义疏》的结撰,表明清政府完成了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取向上的抉择,即由理学经学政治思想取向的转变。而作为由“博学鸿词”跻身三馆纂...
[学位论文] 作者:关小芳,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2008
清代礼部侍郎秦蕙田纂修的《五通考》系中国古代学的集大成之作。该书262卷,按吉、嘉礼、宾、军礼、凶五个门类,列举历代书中的资料以及其他材料,分述上起先秦、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