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迪,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年份:2022
<正>司马迁与司马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学大家,司马迁所著《史记》和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都是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无法湮没的名著。...因《史记》在前,《资治通鉴》在后,司马光在编写过程中,难免要以《史记》为参考,因此在记载史事方面,《资治通鉴》有很多是同于《史记》的,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期刊论文] 作者:吴湖瀚, 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2022
三国时,魏、蜀、吴俱置大司马,孙吴有时分置左、右大司马。孙吴大司马皆为军区都督,若只立一位则为都督旧都所在州滨江军镇之任,若权分左右,则荆、扬各驻一人,且任者在就任前都在该州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大司马位虽在同样掌武事的上大将军、大将军之上,但总体而言历任大司马可掌握的实际权力却不及上大将军、大将军,仅为彰显皇帝对重臣的优宠。其时置时阙,都督军区仅长江沿岸某段。...大司马极少兼荆、扬州牧,更不可兼丞相,...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兆贵,李倩宁,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22
《乐记》《乐论》《史记·乐书》对音乐理论持相同看法的部分,可视为先秦汉代儒家对音乐理论共同看法的表述.学者研究司马迁的音乐思想,一般只根据《史记·乐书》一文,但该文是否司马迁亲笔所写,历来争论不休....《史记·乐书》从开头到“世多有,故不论”应是司马迁所写,其内容反映了司马迁的音乐思想;其他部分的内容与《乐记》相同,即便是“司马迁的草稿”,也不能反映其对音乐的独特看法....《史记》其他篇章记载的与音乐相关的史事都能反映司马迁的音乐观.司马迁的音乐思想主要有:唐舜、西周既是政治理想的时代,又是音乐的理想时代;以节制...
[期刊论文] 作者:张博,王治涛, 来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毛泽东在论司马光时认为:王安石要变法,而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和司马光是互相尊重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写出的.毛泽东认为《资治通鉴》是一项“大工程”和一部“大书”.毛泽东称赞《资治通鉴...
[期刊论文] 作者:姬丹丹, 来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2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对司马相如疾病的记叙有五次之多.疾病的书写不仅是身体抱恙的记录,往往还是个人生存境遇与复杂心理的传达.疾病或是寄寓了相如强烈的政治抱负、不得君主重用的反抗,或是其在爱情追求中自卑心理的体现...、扬长避短的策略.司马迁借文学创作疗伤,对疾病的书写隐喻了他对武帝时期专制制度的批判、对个人痛苦心理的补偿与宣泄,表现了司马迁对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广大文人士大夫所面临困境的深刻思考....
[期刊论文] 作者:叶静,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22
史不离“时”,司马迁著《史记》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皆在“时”中.他将“究天人之际”置于首位,可见“天”“人”观是解读司马迁思想之关键.司马迁继承《周易》重“时”的特点,“推天道以明人事...
[期刊论文] 作者:仇雪, 来源: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年份:2022
次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历数变法之弊端,包括“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等。...但王安石不为所动,坚持己见,以《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司马光,对其提出的五项罪名逐一进行驳斥,反复陈述自己的主张,批评士大夫阶层因循守旧、阻挠新法实施的行为,以犀利的言辞展现了自己变法的决心。...
[期刊论文] 作者:朱岩, 来源:共产党员 年份:2022
司马光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也有不同的形象。...他是砸缸救人的神童,也是训子以俭的严父;他是刚正不阿的重臣,也是学识渊博的大儒;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两人却被后世合称为“北宋政治双星”……他就像一颗棱角分明的钻石,让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警示与启迪——这正是司马光的魅力所在...
[期刊论文] 作者:周立德, 来源:新少年 年份:2022
<正>同学们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个误会,你相信吗?其实司马光砸的并不是缸,而是瓮(wèng),由于“光”和“缸”押韵,才使得这句话深入人心。...这个时候司马光找来石头,将器物击碎,孩子得救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22
司马迁与司马光是史学界的两大巨匠,《史记》与《资治通鉴》也是史学著作中不可跨越的两座高峰。...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兆贵, 蔡超,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2022
司马迁的礼思想主要反映在《史记·礼书》及《史记》其他篇章里。《礼书》是否为司马迁所写,历来争议颇多。从先秦汉代文献互引情况及《礼书》思想内容看,司马迁是其作者。...司马迁的礼思想包括几方面:礼的起源说,认为礼源于养人之欲、因世情而制定;礼的原则,包括礼必从本,重中庸适宜,兼重情、仪,与时俱变,重等级次序等;礼的功用,包括规范人伦纲常、塑建社会秩序,提高个人修养,对治国强国...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2
司马昭、钟会和嵇康都是魏晋时期的重要人物,三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司马昭为人阴险狡诈,钟会非甘心屈居人下之辈而好用权谋,两人之间注定是维持着难以义合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国骥,何圳泳,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思想家和大学者.他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作过深入研究,其成果集中体现在《论六家要指》一文之中.司马谈从“务为治”即把六家学说定性为治理国家的政治学说发论,把道家的政治思想与阴阳、...儒、名、墨、法等五家的政治思想作了区分和比较.他认为,道家吸收了其他五家的长处,又没有五家的短处,比较明确地把道家无为政治思想概括为简易政治思想,形成了道家独特的简易政治思想风格.司马谈虽然论的是道家,...
[期刊论文] 作者:侯倩, 来源:书法 年份:2022
司马光楷书《天圣帖》取法颜书,字画精妙,本是《宋陈洎自书诗帖》的第五跋,后从中散出。关于此帖散佚时间,未有定论。...本文在整理前人研究后,对散出时间定为康熙时期之说提出两点质疑:一是文徵明跋中未对司马光爵里作详细考证;二是学者整理项元汴旧藏书法、法书目录时将《天圣帖》与《宋陈洎自书诗帖》分开著录,据此推断其割出时间应该在明中后期...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磊, 来源:东北亚外语研究 年份:2022
司马辽太郎历史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已有40余年,译介的作品数量渐多,研究多有推进,但尚有不足.在译介方面,存在译介数量偏少,译介范围有限等问题,需加强小说、随笔等多种类型作品的译介.在研究方面,多集中于对司马辽太郎历史文学战争观...
[期刊论文] 作者:董铁柱,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22
他就是东晋最“短命”的皇帝简文帝司马昱(320—372)。作为东晋的第八位皇帝,简文帝尽管政绩平平,却可能是东晋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人送外号“清谈皇帝”。...
[期刊论文] 作者:沈建妹,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22
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经典的战斗檄文.有效把握文本的反驳艺术,有利于学生体会王安石独特的创作风格,感受到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独特智慧和文学造诣....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扬, 来源:中小学班主任 年份:2022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小古文,在教学时教师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研读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儿童视角,精心选择教学策略;推荐阅读,适度进行拓展,从而引导学生在初学小古文的过程中掌握方法,体验文化经典的独特魅力...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柱,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22
司马迁是周公—孔子传统的继承者.如何理解司马迁讲述周公故事的方式,对于理解其历史写作和文化思想是至关重要的.以今传本《金縢》故事内容为基本参照,对观清华简《金縢》(简本《金縢》)与《鲁周公世家》本《金縢...》(《鲁》本《金縢》)的叙事方式可以看出,简本《金縢》叙事主要关注的是“金縢之书”从被隐藏到被发现、周公从被误解到被尊显的转折所带来的表层戏剧性;而司马迁在《鲁周公世家》的写作中则洞悉了《金縢》故事中周公行动所隐藏的个体伦理之维...
[期刊论文] 作者:陈忠康, 陈志平, 来源:书法 年份:2022
司马光《资治通鉴》释义:人民拥护是国家安定之基,信守承诺是民众乐业之本。不信守承诺便无法差遣人民,没有民众支持便无法守护国家。因此古时的王者不欺蒙天下,霸者不欺凌四方邻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