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5
著名学者古远清一生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作者从买书、读书、教书、著书、评书、编书、交友、旅游、与余秋雨打官司九个方面,全面地讲述了其与书打交道的故事和感受。对于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5
著名学者古远清一生与书结下不解之缘。作者从买书、读书、教书、著书、评书、编书、交友、旅游、与余秋雨打官司九个方面,全面地讲述了其与书打交道的故事和感受。对于作者...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15
台湾从1949年5月开始了世界上最长的戒严时期。在军事管制的体系下,在《台湾省戒严时期新闻杂志图书管理办法》(1950年3月)、《台湾省出版管制法》(1952年9月)的淫威下,...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雨花 年份:2015
从1970年代末起,"反攻复国"的神话逐渐破产,开始有"老兵文学"的产生。先是几位本土作家即东方白、钟延豪等人,注意到随蒋介石去台被打入生活底层无妻无产的老兵们的悲惨...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5
马森认为大陆文学与台湾文学是"一体两面",并认为战后的台湾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起过先锋作用,值得肯定。但这部厚厚的文学史,其实应叫《20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港澳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华文文学评论 年份:2015
在财经大学从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难免被人瞧不起,如某文化名人在其发行量极大的自传《借我一生》中,这样蔑视笔者:古先生长期在一所非文科学校里“研究台港文学”,因此我很...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5
台北文坛上演论争华文文学史的书写一向是文坛关注的盛事。关于这种文学史,大陆出版过汕头大学陈贤茂教授主编的四卷本《海外华文文学史》①,但该书内容只限于海外,并不...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农家之友 年份:2015
她是日伪占据东北时期红极一时的歌星,也是"满映"的电影明星。她又是抗战胜利后,与川岛芳子、王丽娟、周曼华等同时被起诉的"文化汉奸"。这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著名歌手和电影......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15
“三钢”“三新”与“百万雄师”对峙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汉地区有“三钢”“三新”两大派。“三钢”指以武汉重型机床厂为基地的“钢工总”、以武汉钢铁公司为基地的“钢九一三......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5
南京大学刘俊教授的《复合互渗的世界华文文学》,是很有学术含金量的一部力作。刘俊围绕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涵盖了相当丰富的议题,呈现出世界华文文学创作从现代到当代、从"...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五六十年代的澳门文学,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整体。站在澳门文学已成为一种与陆港台并列的文学角度看它,便会发现澳门文学是一种非常态的与内地文学既断裂又继承,与台港文学既有...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台湾原住民族文化振兴运动重点是“还我土地”、“还我姓氏”,那么到了新世纪,则进一步深化到“还我话语权力”、“还我书写主体”。这阶段原住民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5
王觅的台湾诗人访问记,共采访了白灵、台客、林焕彰、苏绍连、杨小滨、杨宗翰、解昆桦、翁文娴、李翠瑛、李癸云、林巾力、简政珍、陈大为、唐捐、陈羲芝、陈政彦、丁旭辉、...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新世纪以来的台湾“独派”长篇小说主要以杨青矗和李乔的作品为代表.杨氏的《美丽岛进行曲》,让读者在具有戏剧张力的情节中了解党外运动的历史,留下他们那一代奉献的记录,但...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书屋 年份:2015
研究世界华文文学,最迫切需要的是入门书,入门书又莫过于工具书,而工具书中的“年鉴”,大陆没有,台、港、澳没有,在海外同样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关于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年鉴的编撰,我在多次会议上呼吁过,可一直杳如黄鹤。汕头大学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委托我编撰《世界华文......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喜剧世界(下半月) 年份:2015
转换称呼1990年代初,中国作家协会派了第一个代表团访问台湾,当地最大的文艺组织“中国文艺协会”在举行欢迎宴会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在没有讲稿的情况下脱口而出说:“欢...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15
台湾几位当代诗人以相对凸显的个性化关注,成就了自己鲜明的诗歌风格。雨弦建构起一种与众不同的“死亡诗学”;张信吉的诗歌魅力在于以台湾本土的方式浇灌读者的心田;绿蒂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15
从网上得知,原暨南大学中文系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潘亚暾教授,于近日在广东东莞仙逝,虽觉得突然,但也不感到意外。他自新千年出席在泉州举行的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
[期刊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2015
王觅的台湾诗人访问记,共采访了白灵、台客、林焕彰、苏绍连、杨小滨、杨宗翰、解昆桦、翁文娴、李翠瑛、李癸云、林巾力、简政珍、陈大为、唐捐、陈羲芝、陈政彦、丁旭辉、李瑞腾、林于弘、向阳、尹玲、林明理、孟樊、萧萧、须文蔚、郑慧如、紫娟、金筑、向明、......
[报纸论文] 作者:古远清, 来源:文学报 年份:201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