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4
印度国家植物遗传资源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卢新雄印度次大陆是栽培植物八大起源中心之一,具有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植物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在印度受到了高度重...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陈叔平,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4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发展卢新雄,陈叔平(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我国是世界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极其丰富。在现有作物中,起源于我国或史前便已在...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晓玲,陈叔平,卢新雄,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8
作物内不同类型间种子耐贮性研究陈晓玲,陈叔平,卢新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关键词小麦,油菜,种子人工老化,种子耐贮性近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已得到迅速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陈晓玲,陈叔平,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8
作物内不同类型间种子耐贮性研究陈晓玲,陈叔平,卢新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81)关键词小麦,油菜,种子人工老化,种子耐贮性近年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已得到迅速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种子 年份:1993
作物种子资源保存,在我国已取得迅速发展。近10年来,种子资源保存体系已初步形成,建成了长期种质库2坐,中期种质库10余坐;国家种质库长期贮存了上百种作物24万余份种质,隶属2...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1995
本文根据国家种质库贮存种子的基本情况,结合水稻、油菜贮存种子生活力跟踪监测的初步结果,就国家库近30万份贮存种子的生活力监测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1995
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在我国已取得迅速发展。近10年来,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已初步形成,建成了长期种质库2座,中期种质库10余座;国家种质库长期贮存上百种作物24万余份种质,隶属29科,164属,470多个种(亚种);在......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种子 年份:1992
从种子贮藏特性来看,自然界的种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常型种子。此类种子耐干燥,种子含水量降到5~7%时不损伤种子活力,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能延长种子寿命。目前这...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种子 年份:1998
通过对7种禾谷类作物150份品种的两组标准发芽法和序列测定法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序列测定法最大优点是可大大减少监测用种量,其次在对贮序种子作出更新判断的结果与标准发芽法基本......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种子 年份:1990
近年,国外发展了一种新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综合逆境活力法(Complex Stressing VigourTest)。目前这种方法,仅应用于玉米和小麦种子的活力测定。现介绍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种子 年份:1992
随着遗传资源保存的发展,种子种质贮藏方法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研究学科。本文着重介绍种质贮藏寿命,贮藏设施,生活力及活力测定,种子干燥,遗传因素,生活力的预测及种质更新...
[学位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年份:1999
该文以水稻、小麦和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室温、45℃恒温和58℃热水等自然和人工加速老化过程的种子生活力系列测定,以及58℃热水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染色体变异的测...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1992
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中,除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外,种子初始生活力也是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重要因素。入库初始的种子生活力高,则种质贮藏寿命也就长。因此,进行种子生活力测...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91
我国国家作物种质库(简称国家库),包括国家库1号库和国家库2号库。1号库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于1984年竣工,该库贮藏温度0℃——10℃,贮存种子容量为23万余份。2号库的建设...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1993
植物遗传资源保存中,低温、低种子含水量是延长种质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推荐种子含水量5~7%(大豆为8%)为种质中长期贮藏的较理想条件。因此,...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1992
1974年当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简称IBPGR)成立时,世界上仅有几个保存植物遗传资源的种质库。至今,已发展到近500座中长期种质库。但是各个种质库之间的贮藏条件和管理存...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曹永生,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年份:2001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完善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的国家体系及法规建设 ,保障种质库 (圃 )的运转经费和加强安全保存技术研究 ,是确保我国作物种...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崔聪淑,, 来源:种子 年份:1991
我国从70年代末以来,种质库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至今全国建成了十几座中、长期冷藏种质库。利用冷藏种质库保存正常型的种子,除贮藏温度较低外,还要求种子的质量要高(...
[期刊论文] 作者:卢新雄,崔聪淑, 来源: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1993
至1990年底,国家种质库已保存小麦属种质资源20个种(亚种)30466份(普通小麦28789份,稀有种1677份)。其中保存国内小麦9个种(亚种)18180份,国外引进小麦17个种12286份。入库种...
[期刊论文] 作者:崔聪淑,卢新雄, 来源: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1992
利用人工老化法研究了8个大豆品种的耐藏性。结果表明:8个大豆品种之间耐人工老化及耐贮藏的能力存在着差异;进入贮藏的起始发芽率与耐人工老化及耐贮藏力有关。更多还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