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理论视野 年份:2007
《南风窗》2007年9月1日刊登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的文章说,除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短暂的三、五年外,我国自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以来,劳动所得在国民经济分配中,一直存...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我国当前存在着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下降,资本所得占GDP比重上升的问题,且这一趋势今后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优化劳动与资本分配关系,是当前事关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2007
相对性问题的出现,深刻反映了浙江长期累积的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增长型式不适应全国形势变化以及小农文化影响等深层次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07
建立医院集团或连锁医院是实现名医共享的一个重要制度设计,通过市场机制让名医进入中小医院。  这一年多来,先是我自己动了一个小手术,后来夫人也住院两个月。目睹一个好医生对于减轻病人痛苦和节约病人费用的主体作用,我突然觉得,名医是整个医疗体系的核心。然而......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2007
泛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基本特点是要素分布高度密集,以及由此导致的农居在小尺度空间范围内的分散化。这种泛城市化格局,具有客观的内在合理性,更具有相当积极的空间优化和社会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2007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睛雨表。最近一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屡破新高,虽然据说有多种因素,但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高度信心。...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07
创业、创新是支撑新阶段浙江经济发展的基本元素,将渗透于浙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和对外投资加快发展,而这又促使这些基本元素加快强化、扩张和裂变,进一...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2007
逐渐转变劳动所得占GDP比重较低的利益格局,优化调整劳动与资本的分配关系,已成为当前事关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7
一些经济学者已经指出,当前的分配领域存在一种"马太效应":资本在分配中的比率越来越高,而劳动在分配中的比率越来越低。如果中国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战略提法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是对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凝炼。基于浙江省发展转型的要求,对下一阶段浙江经济发展战略从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服务业是经济运行的优化器、对外......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资料通讯 年份:2007
我国劳动和资本的分配关系,历经20余年累积放大,形成了目前消费比重偏低、投资比重偏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也从一个方面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07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发生了一系列积极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从上海一花独放格局,发展成为百花争艳、多个区域共同快速发展的多核格局,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大大...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2007
我国劳动和资本的分配关系。历经20余年累积放大,形成了目前消费比重偏低.投资比重偏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局面,也从一个方面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楼市 年份:2007
我主要是研究区域经济和制度变迁,对于本次讨论的话题———“重估杭州价值”,我想从“以合理预期促进杭州楼市的健康发展”来谈谈。杭州城市三大优势首先,对杭州城市发展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7
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并不十分合理,存在着土地利用的机制扭曲。其中既有产权上的问题,也有政府管理上的问题,更有如何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的问题。这些都导致了土地关系中,各方利益主体集约用地的激励约束较弱,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政府层级下的“囚徒......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07
除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短暂的三五年外,我国自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以来,劳动所得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直存在着地位下降或地位较低的状况。这种利益格局导致了较快的投资增长,以及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的发展形式。当前实施发展转型,必须逐渐转变劳动所得占GDP比重较低......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07
上海带动外围地区促进长三角整体快速发展的过程,犹如一滴墨汁落在宣纸上,晕染渗透,最后形成一大片中心较浓而边缘趋淡的墨色。    传统的长三角发展机制是上海带动型的,这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集聚扩散式发展,大致是在19世纪后期......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07
"市领导县"的体制,在长三角地区,实践表明是一种不利于要素优化配置、不利于城市化进程、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体制。    省直接管县的财政体制是浙江的长期实践,但显然已不适应当前实际。随着杭州湾大桥的贯通,长三角一体化的加强,要素配置的进一步优化提升,迫切......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07
三区块分析方式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长三角发展活力的重要视角。长三角的活力,与由三区块结构所导致的、富有扩张性和包容性的空间结构具有密切关系。    去年春节,我在书店被一幅长三角地图吸引了。长江由西北向东南,钱塘江-杭州湾由西南向东北,把长三角版图......
[期刊论文] 作者:卓勇良,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07
长三角地区的这种泛城市化格局,不仅具有客观的内在合理性,更具有相当积极的空间优化和社会发展意义     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有一些比较普遍的指责一些人说是"城不像城村不像村",还有人用打油诗来揶揄,"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