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899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0
刘纳教授,1944年9月29日生于北京市,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iii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史家唐先生,198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原为中国社会科...
[期刊论文] 作者:子张, 来源: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2001
作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学者之一,刘纳自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新文学和清末民初时期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学术个性和品格,表现为独具意义的学术选题,...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份:1996
MR成像对比增强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刘纳译李坤成校1弥漫性肝脏疾病以肝硬化,肝铁沉积症和脂肪浸润常见,铜沉积症,肝糖原贮积病,结节病和血管病(如:布-加氏综合征)少见。弥漫性肝脏疾病通...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1996
一股神秘的销蚀力量刘纳从"贩卖"说起90年代的中国文学批评中频频出现一个商业领域的用语:"贩卖"。自从中国人知道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所揭示的"商品化的逻辑",我们已经可以用这种逻辑去...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译,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份:1996
MR成像与对比增强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刘纳译李坤成校(接1996年第3期)总原则:应用组织特异性对比剂发现局灶性肝病灶必须改变正常肝实质或局限性病灶的信号强度,它们还应有助于区分良、恶...
[期刊论文] 作者:蔡震,高远东,刘纳,冯奇,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2
一、关于当代相当一部分青年对郭沫若的冷淡刘纳:在谈到郭沫若研究的时候,我们不能不面对一个事实: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对这位曾经名倾一时的人物已经不屑一顾。...
[期刊论文] 作者:乐斯谟,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7
在众多富有特色的研究者中,从作家创作主体切入,捕捉精妙的艺术感悟,确立独立的学术品格,则是刘纳的鲜明研究个性。这,有其新著《论“五四”新文学》(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可以作证。...
[期刊论文] 作者:刘君卿,赵海芹,丁克志,王丹燕,刘纳, 来源:中国计划免疫 年份:1998
石家庄市初免儿童抗体水平监测报告刘君卿赵海芹丁克志王丹燕刘纳(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石家庄市,050021)为了解我市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落实情况,我们于1996年4~5月对所辖23个县(区、市),随机抽取...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7
诗人张烨论刘纳在《文学评论》1997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张烨以无保留的心灵投入和执一不迁的专注成就了一个出色的诗人,一个以往固有意义上的抒情诗人。刘纳认为,张烨尊重日常语言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怡,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李怡,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85
一我们研究“五四”新文学各方面的特质,都要首先提到伟大的鲁迅。如果没有鲁迅,我们的文学很可能是另外的面貌。一九一八年春天,当鲁迅拿起笔,声援新文学运动提倡者们的时候...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诗探索 年份:1994
西川是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最认真、最执着的写诗者中的一个。 西川诗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西川诗已经初步具有规范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84
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和四十年代的中国,师陀,即芦焚,是一位引人瞩目的作家。他有很强的驾驭祖国文学语言的能力,他进行着顽强的艺术追求,他的作品表现了独特的美感。请...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8
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考察中,“现代意识”、“当代意识”分别成为研究者称衡作品价值的重要尺度。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这两个概念所包涵的意义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87
一一九八六,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工作重新起步的第十个年头。十年的探求,十年的积蓄,有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收获。这一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著,在总体的学术水平上大大超过...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1992
记得那是在20年前,在距东京100多里的一所农村中学,我望着迷濛的天空和葱翠的田野,心里涌起难以言喻的感受。天和地之间仿佛正流动、摇曳着命运之谜,我想到了生命与死亡、幸...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1
1936年,即归国参加抗战的前一年,郭沫若曾写道: 我对于诗仍然是没有断念的,但我并不象一般的诗人一样,一定要存心去“做”。有人说我不努力,有人说我向散文投降了,这些非难似...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海南师院学报 年份:1993
一唐弢一生出版了二十多本杂文、散文,然而,他最喜爱、最重视的文学形式却是诗。这一现象能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唐弢后来写下过一段很有影响的文字:“一个诗人也许不会写...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纳,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9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