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昱枫, 来源: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9
刘瑾为北宋仁宗时期名臣,仁宗朝宰相刘沆长子,父子二人于《宋史》中分别立传。《宋史·刘瑾传》仅200余字,但其出土的墓志志文却多达2000字,可以丰富正史对刘瑾的记载。...
[会议论文] 作者:王丽梅, 来源:明清皇家陵寝保护与发展研讨会 年份:2006
刘瑾,陕西兴平人,原本姓谈,因投靠刘姓太监门下,遂改姓刘。明孝宗时,犯法获罪,侥幸免死,后至东宫侍奉太子,有机会接触朱厚照。朱厚照即位后,刘瑾初掌钟鼓司。 他利用职务之便,摸透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恩柱,, 来源:国学 年份:2004
刘瑾本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姓谈,生于兴平(今陕西兴平县),自幼净身,做了镇守太监刘顺的义子,因此改姓刘。明英宗天顺(1457-1464)初年,刘瑾入宫。...
[期刊论文] 作者:仝相卿,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6
《宋史》卷三三三《刘瑾传》记载,刘瑾被“召修起居注,加史馆修撰、河北转运使”。此处刘瑾为河北转运使误。...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平略,,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9
刘瑾上奏朝廷将王阳明贬为龙场驿丞后,是否还曾追杀过王阳明。分析钱德洪的《阳明先生年谱》和黄绾的《阳明先生行状》,可以得出结论,刘瑾并没有派人追杀王阳明。而刘瑾对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小如,,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4
其中说到刘氏支裔,因宋代刘瑾一度被朝廷免官,家道随之中落。后刘瑾复...
[期刊论文] 作者:许石林, 来源:南都周刊 年份:2014
据《亚洲华尔街日报》报道,从现在上溯1000年,全世界最有钱的50个人中,有一位是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  刘瑾在正德年间,独揽朝政,贪污纳贿,卖官鬻爵,专权枉法。...经过了多年的经营,羽翼丰满,刘瑾联合内廷的其他七个太监,称“八虎”,这个“老虎队”把持着宫廷的各个要枢,皇帝等于是被牢牢地绑架了,他们掌握着大明朝的一切。  ...刘瑾当然是八虎之王,即大老虎、老虎中的战斗虎。他很快就自己做大做强,成为当...
[期刊论文] 作者:苏同炳,,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9
提起刘瑾,谁都知道他是明武宗时窃柄乱政的“权阉”,在戏剧中甚至被尊称为“九千岁”。刘瑾之恶,是在假借了皇帝的名义,以威力挟制朝中士大夫不敢与抗,然后肆行无忌,公然招权纳贿,浊...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83
刘瑾,明武宗正德年间擅权乱政的大宦官,是陕西兴平(今陕西兴平县)人,他的生年不见于《明史》本传,亦不见于各种历史人物年表和有关工具书。...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八月,刘瑾被逮捕,武宗命三法司会同有关官员进行审讯。...
[期刊论文] 作者:彭运辉, 来源:资治文摘 年份:2008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将明朝大太监刘瑾列入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名单。关于刘瑾(1450~1510)家产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记载,而每一档的差距都以10倍计。其中最为庞大的金过千万,银近3亿。...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被抄家时有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其他珍宝细软未计。刘瑾家产仅金银一项相当于254.88亿人民币,和当时国库年收入的白银差不多。一个太监是如何积攒起如此多...
[期刊论文] 作者:李洵,,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9
朱真鐇的“讨刘檄文”是对付刘瑾的最有力的法宝,这些材料会使朱厚照擦亮眼睛,刘瑾...
[期刊论文] 作者:十年砍柴,,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06
正德皇帝明武宗登基后,权柄操于大太监刘瑾之手。刘瑾索贿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他不仅仅操纵官吏任命来收受贿赂,也把持监察大权,如有不就范贿赂或巴结自己的,就会找个理由罢...
[会议论文] 作者:陈娟,, 来源: 年份:2009
刘瑾,山西兴平县人,本姓谈,6岁那年,投靠一刘姓太监得以入宫,遂改姓刘,成了一名普通太监。明武宗朱厚照时,刘瑾凭借其狡狯圆滑的手段,投其所好,以歌舞游猎等项邀宠于朱厚照,...
[期刊论文] 作者:程嫩生,陈海燕,,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8
元代为朱熹学术独霸时代,为学风所驱,元代不少学者都以申述朱学为职志,刘瑾为其中重要代表。本文从其治诗代表作《诗传通释》入手,就刘瑾对朱熹诗经学的解经取向问题展开论述,并得...
[期刊论文] 作者:黄阿明,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4
本文以刘瑾罚米法为例考察刘瑾专权与赎罪制度二者的关系。明代赎罪制度建立初衷是“以济法之太重” ,降低对犯罪者的刑罚。刘瑾专权时滥用赎罪制度 ,以罚米法的形式大肆处罚...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农家女 年份:2016
刘瑾(1451年-1510年),陕西兴平人,明代宦官。曾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等职。...
[期刊论文] 作者:梁磊,胡克诚,,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明正德二、三年间,三边总督杨一清遭司礼监太监刘瑾迫害,被迫辞职,并被逮系至京,罚米输边,其边墙修筑工程亦遭停罢。这一事件的原因在于刘瑾的"陕西情结"、杨一清经营修边大...
[期刊论文] 作者:彭东明,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年份:2015
特别是他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仍智斗宦官刘瑾,振持纲纪,匡正救善,为世人称赞。  ...牵头奏请诛刘瑾  李东阳47岁时,因其《应诏陈言奏》如实反映民情、针砭时政、诤言直谏,展示出治政匡民的雄才大略,而受到明孝宗器重,与刘健、谢迁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洵,, 来源:紫禁城 年份:2009
开罪百姓 为了在北京清除威胁他安全的人,为了树立他的绝对威权,刘瑾通过内厂番役把京师城内的“市井游食、无赖之人,如酒保、磨工、鬻(卖)水者”都强制驱逐出城。这些人是为京师...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念华,, 来源:读书 年份:1991
可是到十六世纪初,在明王朝朱氏的一统天下里,居然同时出现了两个皇帝,原来是太监刘瑾窃取了明武宗朱厚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