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周婷婷,,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20
意象至清代已然发展为成熟的审美范畴,作为“古典美学的终结者”,刘熙载《艺概》中的意象观呈现出体系化、深入化的特点,在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发展史上地位卓著。...从兴与象相称、物与我摩荡、虚与实互生三个方面来看,刘熙载的意象生成理论已经较为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冉苒,陈昌云, 来源:镇江高专学报 年份:2020
有“粹然儒者”佳评的刘熙载一生贞节固穷而不改其乐,其安贫乐道思想来自对陶渊明的追慕和效仿,主要体现在文学创作、生活情趣、美学追求、精神皈依等方面。晚清内忧外患之际...
[期刊论文] 作者:袁文龙,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20
清人刘熙载论及篆书笔法时提出“笔”一词,纠正篆书书写时易出现的“急躁”与“松弛”之弊病。“笔”不是简单的快速书写,...
[期刊论文] 作者:刘熙, 来源: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年份:2020
刘 熙 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要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之下构建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突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期刊论文] 作者:刘青松, 来源: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0
《释名》声训中有很大一部分记录被训词与训释词的字,在经典用字或日常书写中存在假借关系,可见刘熙是在对经典用字和社会用字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进行《释名》创作的。刘熙通...
[期刊论文] 作者:陈慧,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2020
内容摘要: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的词学思想虽未成主流,但亦为后学称道,影响了诸多学者。沈祥龙师承刘熙载,又以自身感悟为基础,作《论词随笔》,刘、沈二者词论应有同有异。...本文立足于此,以《词曲概》和《论词随笔》中基本的词体论为着眼点,探究二者同异,发掘刘熙载对沈祥龙的直接启迪,并对“异”质处细究其本,以期在比较中更细致地理解二者的词体...
[期刊论文] 作者:刘熙孟?阎彦,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 年份:202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医术语;英译;现状及建议  【作者简介】蒋淇玮,湖南师范大学;刘熙孟,湖南中医...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婷, 来源:美与时代:美学(下) 年份:2020
"太白长于风"是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对李白诗歌的指评。"太白之风"指的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特点、情感表现的特点,其特征有三:清新、显畅、豪放。...
[期刊论文] 作者:韩成,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20
豆豉又名香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是人们所喜爱的调味...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考版 年份:2020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谈及文章立意时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一、提炼  “提炼”,即刘熙载所说的“约”。作文立意的过程,就是对文题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概括过程。考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世中,,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20
清代刘熙载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有益于书”(《艺概·书概》),我以为亦“有益于学”。《诗品》中《劲健》的结句“期之以实,御之以终”,可以作为学习古代诗文的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宋妍婧, 来源:河北画报 年份:2020
刘熙载在《书概》中评价褚遂良是“唐之广大教化主”。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褚遂良中年作品《伊...
[期刊论文] 作者:赵如玉, 来源:艺术家 年份:2020
琵琶的演奏技法颇为丰富,其中最为基础的非弹挑莫属,东汉刘熙的《释名·释乐器》中就曾提到"枇杷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纵观整个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斌, 来源:名家名作 年份:2020
刘熙载《艺概》有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观张嘉杰的书法作品令我惊讶,其书有种率性天然质朴、笔意恣肆、情趣丰富之感,从字里行间感到他...
[期刊论文] 作者:林韵璇,,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20
《释名》一书为东汉刘熙所作,注重从语音的角度来推求词义,是一部重要的训诂学著作.然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于《释名》的关注度不高.本文主要对《释名》的概况、内容和体例等...
[期刊论文] 作者:徐庆华,, 来源:书法 年份:2020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总之欲造极处,使精神不可磨没.所谓神品,以吾神所著故也.何独书道,凡事皆尔.』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
[期刊论文] 作者:李烜峰,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20
“写意”始于“观”,刘熙载说:“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讨论了写意雕塑本体的诸多问题之后,人们或许会对它是怎么出现、完成的颇感兴趣,接...
[期刊论文] 作者:豆党锋,, 来源:招生考试之友 年份:2020
刘熙载在《艺概·经义概》中云:“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简单来讲,就是写文章“起”为开...
[期刊论文] 作者:张泽霖, 来源:都市人 年份:2020
在班上,我最好的朋友叫刘熙熙,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情一向很慢。  胖胖的脸和胖胖的身子,远远一看,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刘熙熙,不知道是因为慢养得这么胖乎乎,还是因为胖而使得这么慢吞吞。  ...
[期刊论文] 作者:刘江涛,任继昉,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20
汉末刘熙的著作是已知的第一部汉语语源专著,它创造性地提出“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的语源学思想,从天文地理、人体、人伦、语言、衣食起居、文书、器具、病丧共八个大类取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