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抱朴,刘宏,,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刘熙载是晚清著名学者、文艺理论家。强汝询是晚清著名学者、诗人。二人为好友,强汝询《求益斋诗抄》有怀刘熙载诗,刘熙载别集虽无赠强汝询诗文,但我们发现了他写给强汝询的...
[期刊论文] 作者:马涛,,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6
刘熙载精通性理之学,为一代儒宗,著《持志塾言》《古桐书屋札记》,对"内圣"境界的探讨,贯穿于刘熙载的哲学、文艺、修身之中,故其谈艺之作将艺术与人生、"复性"与"游艺"打并一片,极...
[期刊论文] 作者:杨抱朴,, 来源: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四旬集》乃刘熙载早期著作的结集,《昨非集》为刘熙载的别集。《昨非集》基本上以《四旬集》为基础,保留了《四旬集》部分作品,并对一些作品进行了加工润色。《四旬集》最...
[期刊论文] 作者:刘瑞,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6
【人物简介】刘熙瑞,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原副主任,教授、博导,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多所大学、院校的兼职教授和中央国家直属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享受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春雨,, 来源:南方电视学刊 年份:2016
记者通过采访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一起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6
【人物简介】  刘熙瑞,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原副主任,教授、博导,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多所大学、院校的兼职教授和中央國家直属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综艺报 年份:2016
《咱们穿越吧》第二季开机,第二届“中国模式日”进入最后筹备阶段,《音乐大师课》“公益演唱会”就在眼前,《超人来了》运动达人选角启动……作为世熙传媒的掌舵者,刘熙晨需要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把关。...开始采访前,刘熙晨希望给他片刻脑回路的时间。  从模式引进到节目制作,再到产业链搭建,刘熙晨定义如今的世熙传媒为“一家内容公司”,“如果大家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
[期刊论文] 作者:刘瑞一,,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6
【学习与治学的四个阶段】一是定向阶段(1958年至1963年)。1942年我出生在冀中的一个农村,幼时就对日本侵略所造成的灾难有所了解。当时冀中是抗日游击队活跃区域,斗争特别残...
[期刊论文] 作者:马叔骏,,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6
辋辋,《说文解字》无此字,汉·刘熙《释名·释车》:“辋,罔也,罔轮周围之外也。”清·孙怡让《周礼正义》:“辋,...
[期刊论文] 作者:黄良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年份:2016
苏教版必修四72页习题三提到: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点就是点名明情感;染就是景物渲染、烘托这种情感,他指出,《雨霖铃》成功地运用了点染的手法。  ...而古典诗词和国画有相通之处,后来的词人将国画点染的技法不自觉运用到词的创作中来,就有了刘熙载用点染评点...
[期刊论文] 作者:王艺洁,, 来源:民族音乐 年份:2016
东汉刘熙撰写的《释名》曾记载:"筝,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因此,根据其音效特点,将其命名为"筝"。筝,是具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汉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冯立华,,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2016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只注重正面描写,而忽及侧面烘托,如果我们能巧借侧面烘托,那么,对...
[期刊论文] 作者:孙蕴,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16
东汉刘熙《释名·释采帛》:"缃,桑也,如桑叶初生之色也。"即浅黄...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世涛,, 来源:名家名作 年份:2016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有这样的观点:“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概》)。而且还认为:“笔性墨情,皆经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期刊论文] 作者:杨红军,卢桂芬,, 来源:中学生数学 年份:2016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睹影知竿乃妙.”睹影知竿的意思是看见竹竿的影子就知道竹竿的长短曲直.本文探究如何“睹影知竿”.一、...
[期刊论文] 作者:贾耘田,, 来源: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2016
谈歌这部《大舞台》把刘熙载《艺概·文概》所细分的十八种叙事方法金用上了,甚至连“批注”也被拿过来变成了小说的内在要件。叙事方法综合多变的运用,使《大舞台》获得了...
[期刊论文] 作者:赖勇军,,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清代文学理论家刘熙载曾将书法作品分为神、能、逸、妙四品。今天品评书法作品既要传承前人的评鉴标准,又要注重与时代同步。综观现代书法的发展状况,根据各个书法流派的概貌...
[期刊论文] 作者:李倩倩,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 年份:2016
所谓'文眼',就是指文章的精华要点,是文章中最富有表现力,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关键性语句.这些关键性语句能够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透露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清朝学者刘熙...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2016
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有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李小麟的书法恰同其人,方正敦厚,不取藻饰而华美自出。观其所作草书《饮中八仙》...
[期刊论文] 作者:陈龙海,, 来源: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2016
刘熙载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此论应为“书如其人”之经典命题最接近艺术真实之言说,而此命题用之于昌平君身上当是十分有效的明证。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