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6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湘南,黄方, 来源:遥感信息 年份:1996
基于“3S”技术的农业系统信息化管理工程刘湘南,黄方,周占鳌(东北师范大学)对于农业系统而言,生物技术(例如作物品种培育与改育),工程技术(例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机械)无疑是重要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湘南, 来源:吉林农业 年份:1995
玉米遥感估产简介玉米是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与产量在全国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时地监测玉米长势、准确地预报玉米产量,对于制定有关农业经济政策、调......
[学位论文] 作者:刘湘南,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1996
该项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有关数学分析方法,在3年(1993~1995)样地实验量测的基础上,从玉米带农业生态环境条件评价,玉米生产力与生态因子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湘南,许红梅,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2001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较短时间尺度上,社会经济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以吉林省前郭尔罗斯县为例,运用1987年和1996年TM影像及相关统......
[期刊论文] 作者:杨桄, 刘湘南,, 来源: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2002
科普旅游是一种集旅游和文化知识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科普旅游电子地图既可以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帮助选择合适的旅游路线,又能够为科普旅游的规划提供依据,指导科...
[期刊论文] 作者:刘湘南,黄方,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农作物遥感估产是一项以遥感信息为主体,同时需要其他信息与背景数据支持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集成起来共同完成这项工作是最佳策略。本文探讨了吉林省......
[期刊论文] 作者:刘湘南,许红梅,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01
土地利用表现为在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下的一系列异质性的图形。不同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地学形成机制、生态功能、演化方向和对环境的影响各不相同 ,其空间图形也千差万别。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地理图形信息理论 ,以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吉林省......
[期刊论文] 作者:刘湘南,黄方,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以LandsatTM遥感影像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 ,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在GIS空间统计功能的支持下 ,分阶段对松嫩沙地土地利用影响下的生态环境退化机制进行分析 ....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方,刘湘南,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动态目标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遥感快速数据采集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高精度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及数据通信技术等的集成系统,以车辆监控系统为例,全面阐......
[期刊论文] 作者:袁金国,刘湘南, 来源: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森林植被湿度作为一个自然生态因素 ,是决定森林火险的主要因子。本文对森林植被湿度与遥感信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提出遥感获取植被湿度可采用实际蒸散 L E与潜在蒸散 L Ep...
[期刊论文] 作者:袁金国,刘湘南, 来源: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森林植被湿度作为一个自然生态固素,是决定森林火险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森林植被湿度与遥感信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遥感获得取植被湿度可采用实际蒸散LE与潜在蒸散LEp的比值LE/LEp,值被指......
[期刊论文] 作者:刘湘南,周占鳌,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在分析玉米产量形成过程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根据3年(1992 ̄1994)的实验研究,提出了以PVI、RVI、CWSI为主要估产因子构建产量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其估产精度达90%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周占鳌,刘湘南,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利用遥感技术对玉米进行大面积、快速地长势动态监测,随作物主要生长期的变化进行动态估产,必然依赖于地面样地所提供的各种参数。如何在广大区域布设具有可靠和代表性的采样框......
[期刊论文] 作者:刘湘南,周占鳌,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作物水分协迫指数(CWSI)从能量平衡的角度出发,综合反映了太阳辐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土壤含水量、含盐量等众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因子和过程,因此是农作物遥感监测与估产的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刘湘南,周占鳌,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由于遥感过程的不确定性及地面状况的复杂性,使得一些像元常常难以判读,甚至出现像元丢失,形成信息“缺口”,因此,如何估测难以识别的像元、判读,甚至出现像元丢失,形成信息“缺口”......
[期刊论文] 作者:张洪岩,刘湘南,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结合吉林省的实际,了省级城市灾害信息系统设计与建立的基本方法,分析了省域内的主要城市灾害类型及其孕育环境,提出了吉林省城市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设计,指出了相应的信息系......
[期刊论文] 作者:林彰平,刘湘南,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2
[会议论文] 作者:刘湘南;杨耀增;, 来源:中国通信学会信息论与通信理论学术会议 年份:1997
SAR(合成孔径雷达)原始数据是一种特殊的卫星遥感数据,其随机性强且相关性差,难于进行压缩处理。该文提出利用自适应调节分块截尾编码(ARBTC)方法来进行数据压缩。该算法简便易行,采用2级参数......
[会议论文] 作者:刘湘南;张洪岩;,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三届年会 年份:1997
在系统分析吉林省城市灾害的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城市灾害评估及抗灾救灾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吉林省城市灾害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按照多目标应用服务的设计思......
[会议论文] 作者:刘湘南;周占鳌;, 来源:'95 3S技术与应用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5
该文从研究建立玉米遥感估产信息系统的目的出发,通过对系统的目标、组成、结构和功能的设计与分析,建立了松辽平原玉米遥感估产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背景数据库、知识库和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