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施斌,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1997
粘性土微观结构定量研究中的几个热点课题———兼答刘松玉同志施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210093)刘松玉同志对笔者“粘性土击实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定量评价”(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1996年第...
[期刊论文] 作者:王成华,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2001
感谢刘松玉先生对“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存在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和讨论.讨论中的几个问题也是原文限于篇幅而未能探讨的问题,这些讨论对于深入...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1997
关于粘性土击实过程中微观结构定量评价的讨论———与施斌同志商榷刘松玉(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南京,210096)微观结构是决定土的工程性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张继文,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1997
土中孔隙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刘松玉张继文(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南京210018)(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南京210018)介质的孔隙特征在许多领域有重要意义.在土力学领域,孔隙分布是土体变形的内因,是决...
[期刊论文] 作者:王勇强,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1999
《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第4期所载“大直径泥质软岩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性状”一文(作者刘松玉等,以下简称“刘文”),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笔者对刘文分析整理后,取其部分绘成系数ξp与...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2001
近日学习了王成华先生的“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存在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第6期,以下简称“原文”),受益匪浅.笔者同意原文中的观点和建议,但笔者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年份:2002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粉喷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固体的质量和强度是评价粉喷桩加固效果的主要参数.本文提出了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方法,并给出了粉喷桩的测试...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1990
本文认为工程地质系统为灰色系统,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膨胀土系统的胀缩等级评判作了初步尝试,结论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1999
感谢张忠苗先生及王勇强先生对拙作“大直径泥质软岩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性状”一文进行讨论(以下简称“讨论”),现对有关问题答复如下:1 关于泥质软岩的概念 *笔者在原文中主......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 来源:勘察科学技术 年份:1993
本文根据分形理论,认为断裂面具有分形特征,可用分维来描述断裂面的起伏程度。介绍了断裂面的分维测定方法,并讨论了JRC与分维D的关系,给出了经验公式。According to the f...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 来源: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年份:2002
自从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粉喷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加固体的质量和强度是评价粉喷桩加固效果的主要参数 .本文提出了标准贯入试验检测方法 ,并给出了粉喷...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 来源:中国民兵 年份:1991
要想使企业民兵活动突出“兵”味,使活动富有吸引力,应理顺民兵活动在企业活动中“分”与“合”的关系。一些单位,如果听汇报、看材料,民兵的活动也是热热闹闹的。In orde...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1999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第11届亚洲大会于1999年8月16~20日在汉城召开。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印度等19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土协官员、特邀代表等共514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中国大......
[期刊论文] 作者:郑刚,刘松玉,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根据水泥土桩桩土接触面载荷传递模型试验、水泥土桩与灌注桩承载力的现场足尺对比试验和有限元分析 ,对水泥土桩载荷传递机理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 ,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载荷...
[期刊论文] 作者:孙海军,刘松玉, 来源:西部探矿工程 年份:2002
利用沉管碎石桩进行液化地基处理时,当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加固土的性质确定后,即可根据圆孔扩张理论计算桩挤密加固半径,以此作为碎石桩加固粉土地基时的桩间距,该理论计算值对碎......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方磊,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1999
主要研究了干湿循环对击实膨胀土胀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击实膨胀土的胀缩变形并不是完全可逆的,随干湿循环的发展,膨胀土的膨胀速率加快,绝对膨胀率总是增大而相对膨胀率......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韦杰, 来源:岩土工程学报 年份:1998
针对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南京地区采用的大直径泥质软岩灌注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性状进行了研究,在分析11个工程20根试桩的静载试验资料和实测应力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泥质软岩嵌岩桩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松玉,郑建华, 来源:江苏地质 年份:1991
本文运用分析几何方法研究了长江下游~南黄海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和分形结构问题,认为该区地震的时空分布具有分形结构,这对该区的抗震防灾和区域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方磊,刘松玉, 来源:西部探矿工程 年份:1999
介绍了一种崭新的测桩方法-Osteberg8则桩法,通过对该该当的探讨,认为应用Oster-berg测桩法在确定计竖向极限承 上是可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飞,刘松玉,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1999
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取值方法,研究了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分析了几种常用水泥土桩承载力的评价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