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李建华,方舟,刘必林, 来源: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6
根据2005年4~5月、2014年4~6月以及2014年2~6月我国渔船在印度洋、中东太平洋赤道和中西太平洋海域采集的鸢乌贼样本,对其胴长、体重、性成熟度组成和初次性成熟胴长等基础生物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印度洋海域雌性个体优势胴长及所占的比例为380~560mm和83.50%;中......
[期刊论文] 作者:刘必林,陈新军,李建华,, 来源:水产学报 年份:2016
根据采集于东太平洋哥斯达黎加、秘鲁和智利外海的茎柔鱼耳石样本,分析了其生长纹、标记轮和其他异常结构。结果显示,耳石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按照生长纹宽度的不同...
[会议论文] 作者:林静远,刘必林, 来源: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6
根据2013年8月于舟山市沈家门东河菜场采集剑尖枪乌贼样本48尾,杜氏枪乌贼样本48尾,分析了角质颚长度种间差异,角质颚长度雌雄个体间差异性以及角质颚长度特征,并与剑尖枪乌贼、杜氏枪乌贼胴长和体重建立了关系.结果 显示,剑尖枪乌贼与杜氏枪乌贼角质颚各部长度种间......
[会议论文] 作者:刘必林,林静远,陈新军, 来源: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6
本文分析了采集于北太平洋海域的35尾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角质颚的微结构,并对其生长纹的周期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上颚喙部截面由头盖和脊突两部分组成,周期性的生带明显,每条生长带由明、暗相间的两条生长纹组成.头盖部的生长纹明显比脊突部的清晰......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华,陈新军,方舟,刘必林,高春霞,, 来源:海洋渔业 年份:2016
根据2005年4~5月、2014年4~6月以及2014年2—6月我国渔船分别在印度洋海域、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和中西太平洋海域采集的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样本,对其胴长、体质量...
[期刊论文] 作者:焦敏,陈新军,高郭平,刘必林, 来源:极地研究 年份:2016
头足类种类众多,分布范围广,是世界上最具开发潜力的海洋生物类群之一,近年来,北极海域渔业资源开发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据统计,头足类在北极海域共14科26属约43种,分别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必林,林静远,陈新军,胡贯宇,,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16
本文分析了采集于北太平洋海域的35尾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角质颚的微结构,并对其生长纹的周期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上颚喙部截面由头盖和脊突两部分组成,周期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必林,陈新军,陈海刚,胡贯中,李建华,,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根据我国鱿钓渔船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秘鲁外海采集的2 489尾茎柔鱼样本,对其繁殖生物学内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渔获以雌性个体为主,雌雄比例为3.99∶1。渔获物成熟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