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汉,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7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玉米杂种交纯度逐年下降的原因,以本所育成的C478不育系为例,提出了玉米雄性不育种子生产配套模式改良的具体规程,按此操作模式,可将我国一大批用478为母末,目前生产上......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汉,, 来源:种子 年份:1989
一、品种来源:新黄单85—1是原新乡地区农科所1984年用京7作母本,U_8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特紧凑型中早熟玉米单交种.一般亩产50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767.4公斤。二、特征特性:该...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汉,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1996
锦州位于辽宁省西部,辽西走廊东端,是闻名遐迩的关内外交通要塞和辽西地区经济、贸易、文化中心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锦州辖凌海、北宁、义县、黑山4县(市...
[期刊论文] 作者:陈梅英,刘学汉,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8
豫玉12(新黄单904)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1989年育成,组合478×京7黄,该品种属中熟品种,需≥10℃积温2500℃左右。1990~199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在省,国家区试及生产示范中,产量获三个第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汉,王保国,,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9
欲获得玉米高产,首先必须了解所用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才能采取优化措施进行管理。为此,我们于1986年用豫玉5号(新黄单85—1)玉米杂交种,代表紧凑型良种;丹玉13...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汉,杜黎君, 来源: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以本所育成的C478不育系为例,提出玉米雄性不育种子生产配套模式改良的具体规程。按此操作模式,可将我国一大批用478为母本,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玉米优良杂交种(掖单12、13、19号、西玉3号、连......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汉,陈梅英,,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85
不同节位的叶片,由于叶面积、生长速度等各不相同,故光合产物对生殖器官的影响也不相同。研究玉米植株不同层次叶片的生长规律及其与穗分化的关系,亦即以叶片作为形态指标,...
[期刊论文] 作者:王懿波,刘学汉,任和平,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1989
玉米新黄4和黄改113的GCA效应低于黄早4,其GCA在地点间的稳定性较差,因此不能用其更换生产上配制的全部杂交组合中的黄早4. 27—263×新黄4比豫玉1号极显著增产,达10.1%,可直...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汉,杜黎君,李合新, 来源: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年份:1997
以本所育成的C478不育系为例,提出玉米雄性不育种子生产配套模式改良的具体规程。按此操作模式,可将我国一大批用478为母本,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玉米优良杂交种(掖单12、13、19......
[期刊论文] 作者:陈梅英,刘学汉,赵启学,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1998
豫玉 12 (新黄单 90 4 )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 1989年育成 ,组合 4 78×京 7黄。该品种属中熟品种 ,需≥ 10℃积温 2 50 0℃左右。 1990~ 199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
[期刊论文] 作者:陈梅英,赵启学,刘学汉,, 来源:河南科技 年份:1991
予玉五号,原名新黄单85-1,是我所八十年代中期选育成的特紧凑型玉米新品种。经区域试验,多点示范及高产开发,其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该品种已于1989、1990年分别通...
[期刊论文] 作者:张庆吉,宋秀岭,陈玉荣,刘学汉,赵玉荣,胡大中,,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66
新双1号玉米双杂交种,是于1953年开始选育,于1959年育成。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植株较矮。早熟,在黄河流域一带夏播,80—85天成熟。抗玉米大斑病力强。两母本自交系全为雄花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