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2.32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余薇野,, 来源:红岩 年份:1999
曾经有人称傅天琳为“幸运儿”。傅天琳并不讳言幸运二字,但她并不认为幸运是什么上帝对她特殊的恩宠。她曾经这样讲道:“我是幸运的。这幸运二字包含着异常丰富的内容。我...
[学位论文] 作者:陈晓阳,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年份:2000
该文主要比较和研究了新时期两位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与傅天琳.在70年代末期"伤痕 文学"的巨大背景下,舒婷与傅天琳以她们所特有的女性的温婉和细腻以及对理想的乐观追求而区别...
[期刊论文] 作者:蒲惠民,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正】 重庆远郊的缙云山,有一个绿色的果园,这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果树,盛开着绚丽多姿的鲜花,结满了丰硕甜美的果实,也哺育出了青年女诗人傅天琳的果园诗。...
[期刊论文] 作者:吕进,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5
【正】 从自发到自觉 一九七九年春天,傅天琳第一次看到了大海: 仿佛,我变成了一尾鱼, 从小河游到了新的世界! “鱼”是从远方去的——从重庆远郊的一个果园出发,从十四、五岁...
[期刊论文] 作者:钟民,,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9
【正】 理想主义的两种方式那末,即使交臂而过我们也能一同驶入烨烨之境以深刻的风度以理解和勇气——傅天琳《致远方》舒婷和傅天琳,是新时期新诗创作领域的两位出色诗人,她...
[期刊论文] 作者:李怡,, 来源: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傅天琳在巴渝文化中心──重庆接受学校教育,度过青少年时代,并由此走进诗的王国。巴渝文化的精神品格深深地感染并铸造了博天琳,她的诗作也自然而然地以比较生动的笔触表现了巴...
[期刊论文] 作者:毛翰, 来源:涪陵师专学报 年份:1999
傅天琳近年诗歌创作有了新的艺术追求。她在使命意识和生命意识之间,寻找自己诗歌主题的“永恒的人性、人情、人道”的广阔空间;在艺术风格上,黑白适度,清浊得体,在直白与晦涩两极...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 来源:文谭 年份:1983
【正】 读着青年女诗人傅天琳的诗集《绿色的音符》,仿佛嗅到了果园芬芳的香馨,仿佛听到了果园姐妹的甜美的笑声,仿佛看到了那嫣红、黛绿、金黄、青紫的色彩的流溢。诗人那清...
[期刊论文] 作者:方向真,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傅天琳的组诗《海》(发表于《诗刊》1988年2期)是一部从诗人心底荡出的爱的旋律汇成的人生交响曲。它似乎被你感知,但又难于把握。它扑朔迷离的灵光引你走向诗人的内...
[期刊论文] 作者:余薇野,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吕进,, 来源:文谭 年份:1982
【正】 近几年,诗人们(包括脱颖而出的一批新人)几乎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共同的诗美目标:内容的“实”与表现方式的“虚”。 换言之,一方面,诗人们努力把诗从天上解放到人...
[期刊论文] 作者:虞积端,, 来源:中国农垦 年份:1989
缙云山的春天总是来得早些。春节前夕,太阳已经把果园照得暖融融的了。宽敞明亮的缙云楼,妆点一新,含笑迎接四面八方来的客人。农场三十年场庆盛典庄重而又气氛热烈。众多宾...
[期刊论文] 作者:孙静轩,,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6
【正】 85年春天,《诗刊》编辑寇宗鄂约我参加同题诗——《序幕已经拉开》和《远去的帆影》的创作;晓钢也约我和其他一些诗人同以《四月》为题写一首诗。我答应了,而且,已打...
[期刊论文] 作者:李师贞,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2
其中收有北岛、舒婷、芒克,顾城、梁小斌、傅天琳、张烨等许多朦胧诗初创时期的诗,也选有...
[期刊论文] 作者:流沙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3
正如果园的炎阳寒雾春雨秋霜育出了傅天琳一样,乡...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东,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2
同为女性诗人,柯岩的诗表达的是一种宏阔的政治激情,傅天琳的诗更多了母性的敦厚慈爱,舒婷的诗则在淡淡愁绪...
[期刊论文] 作者:范一直,, 来源:读书 年份:1984
四川女诗人傅天琳的新作《在孩子和世界之间》,是在儿童诗的“成人化”方面的一个尝试。诗人从五彩缤纷的儿童题材中,挖掘和提炼出既不失儿童风味,又适合成人兴味的浓郁诗意...
[期刊论文] 作者:姜岚,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8
一首诗的产生或发动,可以是思维之泉受某种意识的作用从内部不期然而然地冒涌,也可以是外物的偶然触发启开了感知主体情感与思绪的阀门.女诗人傅天琳的《七层塔顶的黄桷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毅梅,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根据女性意识的觉醒程度以及话语主体形象的变化,80年代以来,女性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三度的增变:即以舒停、傅天琳为代表的“前...
[期刊论文] 作者:傅天琳, 来源:涪陵师专学报 年份:1999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