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耿晓丽, 张月伶, 臧新山, 赵月, 张金波, 尤明山, 倪中福,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彭惠茹,倪中福,辛明明,姚颖垠,胡兆荣,尤明山,孙其信, 来源:第二届全国植物逆境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高温胁迫是影响小麦产量与品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我们为此系统开展了小麦耐热理论和方法研究,确定了耐热与产量协调提高的育种策略。本实验室先后搜集和引进了国内外遗...
[期刊论文] 作者:孙其信, 尤明山, 宋印明, 倪中福, 解超杰, 李保云, 彭惠,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耿晓丽,张月伶,臧新山,赵月,张金波,尤明山,倪中福,姚颖垠,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6
为筛选小麦耐热种质资源,在开花后15d开始覆盖塑料大棚,模拟高温胁迫,对来自我国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北片主推的53个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热感指数、容重热感指数、几何平均产量进......
[期刊论文] 作者:耿晓丽,张月伶,臧新山,赵月,张金波,尤明山,倪中福,姚颖垠,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16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论文] 作者:孙其信,尤明山,宋印明,倪中福,解超杰,李保云,彭惠茹,梁荣,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6
农大5181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心于2005年以农大3097为母本、轮选987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经系谱法连续选择育成的高产冬小麦品种,系谱号:2005BJ03-0-3-5-1...
[期刊论文] 作者:耿晓丽,臧新山,王飞,张丽媛,田雪军,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辛,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贾林,司要奇,程雪姣,柴岭岭,彭惠茹,姚颖垠,赵凤悟,倪中福,孙其信,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粒重提高是河南等小麦主产区育成品种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大粒08P20(60 克以上)为供体亲本,小粒亲本辐4185-1(45 克左右)为轮回亲本衍生的BC2F2:3群体为材料,构建了4A染色体包含30 个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全长19.361 cM,位点间平均距离为0.645 cM,并在......
[期刊论文] 作者:孙其信,尤明山,宋印明,倪中福,解超杰,李保云,彭惠茹,梁荣奇,杜金昆,,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6
农大5181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心于2005年以农大3097为母本、轮选987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经系谱法连续选择育成的高产冬小麦品种,系谱号:2005BJ03-0-3-51...
[会议论文] 作者:闫磊,梁飞,樊超凤,高路路,彭惠茹,姚颖垠,辛明明,胡兆荣,倪中福,孙其信,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多倍化是高等植物物种形成和进化的驱动力。研究表明,多倍体经常出现一些新的表型,使其更适合自身或农业生产的需要。本研究以源自六倍体普通小麦的"抽提"四倍体小麦(AABB)与粗山羊草(D1D1)为亲本合成的六倍体小麦XX329(AABBD1D1)与抽提前六倍体亲本TAA10(AABBDD)......
[会议论文] 作者:冯智宇,翟会杰,宋艳娥,杜晓芬,彭惠茹,姚颖垠,肖世和,倪中福,孙其信,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粒重遗传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潜力的有效途径,其中粒重性状 QTL 定位和克隆是分子育种的基础。本研究以普通小麦ND3488 与ND459 杂交产生的191个高代重组自交家系为研究材料,在10 个环境下对小麦粒重、粒型和穗部性状进行考察,并进行了QTL 定位和候选基因克隆。......
[期刊论文] 作者:耿晓丽,张月伶,臧新山,赵月,张金波,尤明山,倪中福,姚颖垠,辛明明,彭惠茹,孙其信,,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6
为筛选小麦耐热种质资源,在开花后15d开始覆盖塑料大棚,模拟高温胁迫,对来自我国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北片主推的53个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热感指数、容重热感指数、几何平均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孙其信,尤明山,宋印明,倪中福,解超杰,李保云,彭惠茹,梁荣奇,杜金昆,姚颖垠,,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6
农大5181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中心于2005年以农大3097为母本、轮选987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经系谱法连续选择育成的高产冬小麦品种,系谱号:2005BJ03-0-3-5-...
[会议论文] 作者:杨光辉,刘振山,高璐璐,冯曼,余阔海,姚颖垠,彭惠茹,胡兆荣,孙其信,倪中福,辛明明,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基因印迹是父母本基因表达比例不平衡的一种表现,在正反杂交F1 代中,来源于父本或母本的等位基因被特异沉默的一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被子植物的胚乳中且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为了鉴定不同倍性小麦胚乳印迹基因,我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二倍体(Y199 和RM220)、四......
[会议论文] 作者:李峰,李映辉,耿妙苗,刘培园,张强,梁荣奇,李保云,尤明山,倪中福,解超杰,孙其信,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小麦白粉病是由专性寄生的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小麦叶锈病是由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 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转主寄生的真菌性病害,小麦白粉病或叶锈病的严重发生会对小麦成产造成40%以上的产量损失.......
[会议论文] 作者:李映辉,李峰,张强,刘培园,耿妙苗,梁荣奇,李保云,尤明山,倪中福,解超杰,孙其信,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一粒系小麦是普通小麦种质改良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二者基因组的数目差异较大,育种中不易直接把一粒系小麦中的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本研究以普通小麦薛早作为母本,多份一粒小麦(包括6 份野生一粒小麦,24 份栽培一粒小麦,10 份乌拉尔图小麦)作为父本,通过幼胚......
[会议论文] 作者:陈朝燕,程雪姣,卞若林,李江,司要奇,王智慧,贾林,柴岭岭,彭惠茹,姚颖垠,倪中福,孙其信,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持续提高其产量潜力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粒重是小麦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为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定位控制粒重和粒形性状的QTL,建立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是粒重性状分子遗传改良的基础。......
[会议论文] 作者:倪中福,韩瑶,黄珂,许玉云,王会芳,刘昕晔,姚颖垠,彭惠茹,辛明明,胡兆荣,解超杰,孙其信,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普通小麦是典型的异源六倍体,在形态、生理和抗逆性方面较二倍体祖先种和异源四倍体小麦具有明显的特征和特性。根毛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来维持地上部的正常生......
[会议论文] 作者:倪中福,韩瑶,黄珂,许玉云,王会芳,刘昕晔,姚颖垠,彭惠茹,辛明明,胡兆荣,解超杰,孙其信, 来源:第七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6
普通小麦是典型的异源六倍体,在形态、生理和抗逆性方面较二倍体祖先种和异源四倍体小麦具有明显的特征和特性。根毛负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质营养来维持地上部的正常生命活动,但是小麦多倍化过程中根毛性状变异的研究迄今尚未报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