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21
余永定  2015年9月25日,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蓝图,世界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一致通过了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21
余永定  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近的物价上涨让全球市场感到不安,世界已经习惯了几十年来普遍存在的低通胀,甚至通缩。但是,至少在中国,有点通胀不是坏事。  ...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经济学(季刊) 年份:2021
2017年7月帕特里克·博尔顿(Patrick Bolton)教授和黄海洲博士在NBER发表了一篇题为《国家资本结构》(“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Nations”)1的极富创见性的论文.该论文甫...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新金融 年份:2021
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国际大循环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施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客观形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21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9%,经济表现相对强劲,但不及预期。  中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的潜在增长率为6%。考虑基数效应,2021年四个季度中国GDP的同比增速应分别为19.1%、8.3%、6.7%和5.5%。然而,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同样弱于预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21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上涨18.3%,实现稳健开局。这有力地说明中国已从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复苏,虽然这个数据将在今年剩余三个季度稳步下降,最终企稳。  在上个月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宣布中国2021年的增长目标为“6%以上”。尽......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21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对于双循环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加以理解。我本人更愿意把双循环的提出看作是发展战略的调整。改革开放前,中国执行的发展战略是“独立自主、......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 年份:2021
1941年,由于国民党的封锁和当地的经济落后,陕甘宁边区的财政亏空很严重。边区银行不得不靠发钞,即财政赤字货币化来解决边区政府的财政亏空问题。边区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成为边区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面对这种局面,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朱理治执行了非常灵活的政策......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年份:2021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应认真学习陈云的经济思想及其工作方法,勇于开展新的理论探索......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政治经济学评论 年份:2021
2020年元旦过后,笔者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的邮件,请我给他们即将出版的新书《探寻新模式: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的政策选择》写几句推荐语。我在封底推荐中写道:"我虽与贾根良教授不曾谋面,但早就知道他的一些观点,并同他通过邮件讨论过一些共同关心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财经 年份:2021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那么如何理解双循环?对于双循环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加以理解。我本人更愿意把双循环的提出看作是发展战略的调整。为什么中央在当前要提出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年份:2021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已经在社会各界广泛传播,但是对“双循环”的内涵仍有不同的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思想,本质上是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所确立的发展战略的调整.......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产城 年份:2021
尽管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取得了成功,但伴随这个战略的成功,一系列问题出现了:一、国际市场容纳能力有限;二、产业体系抵御外部冲击能力下降;三、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四、资源跨境跨时错配。中国发展战略需有所调整。  国际市场的容纳能力需改善。中国经过40多年的努力......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财经 年份:2021
2020年10月10日,上海陆家嘴金融区,上班族在午餐时间休息。图/视觉中国  在经历了40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急剧上升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新的增长平台(或增长“新常态”,plateau)上,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将来自何处?到目前为止,谈论最多的驱......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金融论坛 年份:2021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取得了成功,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国际市场容纳能力有限;二是产业体系抵御外部冲击能力下降;三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四是资源跨境跨时错配.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须加大研发投资力度,深化教育和科研体系改革.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将受到来自......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 年份:2021
<正>中国面对的重要挑战是如何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最大限度收获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维护中国产业体系安全。"脱钩"常见于诸如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脱节之类的讨论。按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的说法,这个词在2018年5月首次出现在美中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余永定,杨博涵, 来源:经济学动态 年份:2021
中国提高城市化率的潜力巨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基本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的协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以来,相对于城市化率的提高速度,中国的产业升级出现趋缓势头.因而,在继续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制度和政策手段加速产业升级、提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