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光,余新炳,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2003
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冠状病毒 (CoV,coronavirus)是冠状病毒的一种新变体.对 11株 SARS-CoV的核苷酸序列和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均有典型的 CoV基因...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丽丽,王洪涛,余新炳, 来源: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 年份:2003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口服疫苗,以其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易推广应用已经成为植物疫苗研究中的热点。本文从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作用机理、表达效果的验证、以及目前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马长玲,余新炳,等,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3
目的:将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QS)Pfmdrl和Cgl全基因编码区克隆入测序载体,测定其序列,为以后研究其为疟原虫耐药性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技术,分3个片段从恶性疟原虫FCC1......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孜,吴忠道,余新炳,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2003
1抗感染疫苗的概况在发展中国家,死亡人数30%~50%死于传染性疾病.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对许多传染病都缺乏有效的化学治疗药物....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孜,吴忠道,余新炳,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2003
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发生发展概况、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蛋白质组研究的方法及其进展,列举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常用数据库及其一些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周永安,余新炳,陈观今,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2003
应用基因诊断技术对弓形虫病进行临床实验诊断,是近年来弓形虫病诊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就基因诊断技术在弓形虫病诊断中所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基因芯片...
[期刊论文] 作者:伍忠銮,吴忠道,余新炳,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2003
寄生原虫的蛋白激酶是潜在的药物靶标,本文综述了它的分类、鉴定方法、功能研究方法和筛选抑制剂的程序....
[期刊论文] 作者:何东苟,余新炳,吴忠道,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2003
基因全长 cDNA 克隆是研究基因功能的前提之一.新基因全长 cDNA克隆的方法很多,目前比较可行且应用较多的主要是 cDNA文库筛选.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比较常用的全长 cDNA文库...
[期刊论文] 作者:周永安,余新炳,陈观今,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3
弓形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弓形虫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后多呈无症状带虫状态,但在免疫功能受损坏的患者...
[期刊论文] 作者:何东苟,余新炳,吴忠道,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2003
蛋白质组学为寄生虫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本文就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双向电泳、生物质谱技术、图象分析、生物信息学等)和内容,及其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现状和应...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丽丽,余新炳,吴忠道,徐劲,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年份:2003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Mr=26×103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为研制血吸虫病口服疫苗做前期准备。【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GST,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丽丽,余新炳,吴忠道,徐劲,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年份:2003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 Mr=26× 103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为研制血吸虫病口服疫苗做前期准备.[方法]采用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GST,与植物表达载...
[期刊论文] 作者:叶冬青,郝加虎,黄芬,余新炳,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2003
目的了解合格献血员其它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状况;为提高血液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HAV-IgM、抗-HBc、HBeAg和抗-HBe;用EIA法检测抗-EBV IgA、抗-HCMV,用间接血凝...
[期刊论文] 作者:彭寨玉,吴忠道,徐劲,余新炳,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3
目的识别和克隆日本血吸虫新基因.方法对本实验室获得的EST进行同源性分析,识别血吸虫新基因;根据EST设计引物,用锚着PCR法从cDNA文库中扩增出新基因全长cDNA,并将其克隆入原...
[期刊论文] 作者:周永安,余新炳,吴忠道,郑焕钦,徐劲,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3
目的克隆弓形虫ZS2及RH株SAG3表面抗原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设计合成引物,从弓形虫ZS2、RH及ZS1株基因组DNA中分别特异扩增出编码SAG3抗原的基因片段.扩增的目的片段...
[期刊论文] 作者:马长玲,余新炳,单志新,吴忠道,徐劲,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2003
目的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株线粒体复合体Ⅱ琥珀酸-泛醌还原酶辅基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Ip)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T28α-Ip,测定Ip基因序列,为研究铁-硫蛋白基因功能奠...
[期刊论文] 作者:胡旭初,徐劲,陆家海,陈守义,余新炳, 来源: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2003
目的了解我国新疆细粒棘球绦虫表膜蛋白Eg95的全长基因结构及尝试其在甲醇酵母中表达.方法PCR从细粒棘球蚴头节DNA中扩增含有全长编码区序列(cds)的基因,克隆到T载体中测序....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中敏,陆家海,陈慧红,徐劲,余新炳,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2003
目的获得细粒棘球蚴EG95基因序列资料,进行序列分析,为研究包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从包囊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protoscoleces),提取RNA和DNA,用特异引物分...
[期刊论文] 作者:吴德,吴忠道,徐劲,陈秋霞,阮志燕,余新炳, 来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郭中敏,陆家海,胡旭初,单志新,余新炳,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年份:2003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适合基层的包虫病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简便的一步层析方法从包囊液内纯化具有诊断价值的脂蛋白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诊断试纸法(Di...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