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 来源:中国计量 年份:2002
山东广饶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石油加工为主的大型化工企业.年加工原油60万吨,腊油40万吨.现有计量标准6项,管理计量器具3400台件,其中大型计量设备11台套,管理3200...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2002
20 0 2年 4月 1日~ 5月 12日 ,按照澳大利亚国际农研中心 (ACIAR)资助项目 (“中国、澳大利亚苜蓿在逆境条件下适应性评价” ,ACIAR项目编号为AS1/ 1998/ 0 2 6 )要求 ,由南澳农业研究与发......
[期刊论文] 作者:刘国光,于林清, 来源:化工管理 年份:2001
2001年8月16日,山东广饶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热电联产及配套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一个现代化综合工业区将在广饶经济开发区崛起,这标志着公司发展以精细化工、非油产业为核心内...
[期刊论文] 作者:何茂泰,于林清, 来源:生物工程进展 年份:1997
牧草是一个包括种类繁多的经济植物类群,我国丰富的牧草种质资源。建立牧草现代生物技术,利用徼草生物体的特性与功能,操作细胞和基因等,进行牧草的改良和生产,提高这种几高质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何茂泰,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94
报道了甘草种了萌发所需基本条件(包括温度、水分、PH值、盐分)。为甘草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家骅,于林清,等, 来源:中国甜菜 年份:1992
实验结果表明:①甜菜营养生长不同时期耐旱力不同,块根分化形成期为干旱敏感期。②甜菜不同类型品种的耐旱力有差异,在供试品种中,四倍体品种耐旱力较弱;高糖型二倍体品种较丰产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何茂泰,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1995
在综述国内外对多叶苜蓿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归纳了多叶苜蓿的遗传学、形态解剖学及生理学特点,并提出了开展对多叶苜蓿研究工作的建议。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researche...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家骅,于林清,邵金旺, 来源:中国甜菜 年份:1992
实验结果表明:①甜菜营养生长不同时期耐旱力不同,块根分化形成期为干旱敏感期。②甜菜不同类型品种的耐旱力有差异,在供试品种中,四倍体品种耐旱力较弱;高糖型二倍体品种较...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何茂泰,王照兰,张伟,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1998
对多叶型苜蓿性状稳定过程及其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多叶型苜蓿具有较大的叶/茎比值,叶蛋白、氨基酸含量较高,是品质优良的苜蓿种质材料;但其生产性能略低,需进......
[期刊论文] 作者:翁森红, 徐柱, 闫志坚, 于林清,, 来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份:2002
本文介绍了波兰的自然概况、资源优势和农业现状,以助于今后与波兰在经济、技术和科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王照兰,萨仁,卢欣石, 来源:草原与草坪 年份:2001
Recent progress in genetic mark and its utility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alfalfa research advances in germplasm analysis, introgression, genefic linkage...
[期刊论文] 作者:杜建材,王照兰,于林清,云锦凤,王素杰,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1998
用羊草(Leymuschinensis,2n=28)与灰色赖草(Leymuskarelini,2n=28)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杂交种子及F1植株;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SMI)染色体构型为2.54Ⅰ+12.73Ⅱ。研究结果表明,羊草与灰色赖草的两个染色体组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远缘杂交可......
[会议论文] 作者:于林清,王照兰,萨仁,卢欣石,杜建材, 来源:首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 年份:2001
以美国9个秋眠性标准对照品种为参照,按Barnes(1991)方法测定了中国新疆南疆、北疆野生苜蓿种群117份,伊朗及其它国家35份材料的秋眠性.结果表明:中国新疆北疆苜蓿野生种群没...
[期刊论文] 作者:王照兰,杜建材,于林清,巴达拉呼,史智,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2002
对甘草的地理分布、主要药效成份、利用价值、研究利用现状及其在生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甘草资源进一步研究利用的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王照兰,萨仁,卢欣石,杨承琴,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2001
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黄花苜蓿野生种群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贮藏蛋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黄花苜蓿野生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变异 ,种子千粒重在 1.0 98~2 ....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王照兰,萨仁,卢欣石,康俊霞,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2001
以美国 9个秋眠性标准对照品种为参照 ,按Barnes ( 1991)方法测定了中国新疆野生苜蓿种群 117份、伊朗及其它国家 3 5份材料的秋眠性。结果表明 ,中国新疆北疆苜蓿野生种群没...
[期刊论文] 作者:于林清,何茂泰,王照兰,许占友,斯日古楞, 来源:中国草地 年份:1999
比较了三种甘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途径,研制了不含激素的快速生根培养基,提出了用塑料盒培养甘草带2叶茎段直接生根成苗快速繁殖技术及育苗措施,使甘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实用化......
[期刊论文] 作者:翁森红,徐柱,于林清,闫志坚,聂素梅,Karol W.Duczmal,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用黄瓜种子作试验材料 ,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衣种子 ,试验种子的发芽率 ,幼苗生长势及种子抗病能力 ,这三种处理方法是 :对照 (裸种子 )、化学杀菌材料包衣及选择非化学 (生物...
[期刊论文] 作者:翁森红,徐柱,聂素梅,闫志坚,徐恒刚,于林清, 来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份:2002
在显微镜下观察八种牧草活体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在 0、1 .0 M、1 .5 M、2 M、4M盐分溶液中的质壁分离情况及气孔变化 ,其中 ,较耐盐的牧草马蔺、野大麦等在较高浓度盐溶液中...
[期刊论文] 作者:翁森红,徐柱,聂素梅,闫志坚,于林清,徐恒刚, 来源: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份:2002
选择半干旱区豆种、禾本科主要牧草种子,应用种子包衣技术包入保水剂以及杀虫、灭菌、驱鼠剂,营养剂及生长促进剂,豆科接种根瘤菌.通过实验室及田间观察,筛选出最佳包衣配方...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