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主鸿鹄,徐开林, 来源:白血病淋巴瘤 年份:2006
近年来对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推动了临床治疗的发展.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是CML发病的主要分子机制,在DNA、mRNA、蛋白质、细胞水平不同层次上选择治疗药物,推动了分子靶向性药物治疗的开发,其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璜酸......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亚哲, 常艳, 主鸿鹄, 秦亚溱, 李金兰, 付家瑜, 李玲娣,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滕智平,张萍,主鸿鹄,郝红缨,秦效英,郝乐,徐红,陆道培,,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6
目的:研究四硫化四砷在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eDNA微矩阵技术检测四硫化四砷作用前后NB4细胞基因表达图谱。筛选出有差异表达的与细胞凋......
[期刊论文] 作者:刘艳荣,陈珊珊,常艳,付家瑜,张乐萍,王卉,李玲娣,主鸿鹄,,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6
为了探讨FCM在微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意义,利用4—6组4色抗体组合,以CD45/SSC设门法对273例成人和142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进行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免疫分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亚哲,常艳,主鸿鹄,秦亚溱,李金兰,付家瑜,李玲娣,陈珊珊,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6
为了探讨CD123联合应用其它免疫标志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微小残留病(MRD)的作用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186例初诊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20例正常骨髓......
[期刊论文] 作者:主鸿鹄,刘艳荣,秦亚溱,常艳,李金兰,阮国瑞,江滨,陈珊珊,陆道,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亚哲,常艳,主鸿鹄,秦亚溱,李金兰,付家瑜,李玲娣,陈珊珊,黄晓军,陆道培,刘艳荣,,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6
为了探讨CD123联合应用其它免疫标志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微小残留病(MRD)的作用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186例初诊APL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及20例正...
[期刊论文] 作者:刘艳荣,陈珊珊,常艳,付家瑜,张乐萍,王卉,李玲娣,主鸿鹄,刘桂兰,陆道培,黄晓军,,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6
为了探讨FCM在微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意义,利用4 -6组4色抗体组合,以CD45/SSC设门法对273例成人和142例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进行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
[期刊论文] 作者:秦亚溱,李金兰,主鸿鹄,阮国瑞,李玲娣,张艳,许兰平,刘代红,黄晓军,陈珊珊,陆道培,刘艳荣,, 来源:中华血液学杂志 年份:2006
目的评价实时定量 RT-PCR(Q-PCR)技术用于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疗效的意义。方法采用基于 TaqMan 探针的 Q-PCR 技术检测112例CML 患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