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石耀霖,朱桂芝,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万永革曾经提出了一些特殊假定下根据主震和与震震源机制求应力场的方法,本文试图对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时的原理和实际应用问题作一些探讨....
[会议论文] 作者:万永革,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地震前后通常出现应力轴的偏转,造成这种偏转的最大可能是地震破裂释放了部分应力而使得震源处的应力场发生变化.地震的破裂机制和应力降可通过地震波的观测间接得到.而震前和震后应力场的方向可通过大量前震和余震的震源机制统计得到.因此理论上根据地震前后应......
[期刊论文] 作者:万永革,WANYong-ge,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5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论文] 作者:H.Kanamori,D.Helmberger,万永革,,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确定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安达曼特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的高频能量辐射的持续时间约为500 s。该持续时间转换的破裂长度约为1 200 km,是地震之后不久根据体波推测结果的2...
[期刊论文] 作者:S.Stein,E.A.Okal,万永革,,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我们的地震学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 12月26日的苏门答腊-安达曼毁灭性地震比最初报告结果大2.5倍,其震级仅次于 1960年智利地震。该地震沿1 200 km长的断层滑动缓慢释放其能量,...
[期刊论文] 作者:A.M.Freed,R.Bürgmann,万永革,,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地球对大地震的响应研究可以看作大的岩石变形试验,其中突然的应力变化在下地壳和上地幔产生粘性流动使得地表产生可观测到的震后变形(Nur and Mavko,1974).实验室中的试验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孟晓春,万永革,, 来源:教育与职业 年份:2005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始终以培养地震监测预报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对防震减灾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如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一直是我们探索的目标,近年来,结合教育部...
[期刊论文] 作者:A.M.Freed,R.Bürgmann,万永革,,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地球对大地震的响应研究可以看作大的岩石变形试验,其中突然的应力变化在下地壳和上地幔产生粘性流动使得地表产生可观测到的震后变形(Nur and Mavko,1974)。实验室中的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S.Stein,E.A.Okal,万永革,左玉玲,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我们的地震学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12月26日的苏门答腊一安达曼毁灭性地震比最初报告结果大2.5倍,其震级仅次于1960年智利地震。该地震沿1200km长的断层滑动缓慢释放其能量,产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万永革,周公威,郭燕平, 来源:地震 年份:2005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的VHZ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地震仪对低频信号压制的特点,在没有对资料去除固体潮影响的情况下,提取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0S4-0S76地球球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
[期刊论文] 作者:M.Antolik,R E.Abercrombie,G.Ekstrm,万永革,, 来源: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2005
2001年11月14日青藏可可西里地震(Mw7.8)造成青藏北部的西昆仑断层破裂约400 km。我们对全球地震台网记录的P和SH波采用两种反演方法复原时空破裂过程。观测到的地表破裂由两...
[期刊论文] 作者:万永革,沈正康,兰从欣, 来源:地震学报 年份:2005
根据兰德斯(Landers)地震断层面及其附近余震目录计算这些余震产生的位移场,并与根据兰德斯地震破裂面滑动分布计算的主震产生的位移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断层面及其附近余震...
[期刊论文] 作者:万永革,沈正康,兰从欣,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2005
The displacement field generated by aftershocks in Landers earthquake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is calcu- l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 is compared wi...
[期刊论文] 作者:万永革,沈正康,兰从欣, 来源: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年份:2005
The displacement field generated by aftershocks in Landers earthquake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is calcu- l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the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main sh...
[期刊论文] 作者:万永革,沈正康,甘卫军,王爱军,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2005
GPS测量技术可以在较大地区范围内获得高精度地壳形变速率。稳定的应变速率提供了精确确定地震活动率的机会。本文运用Kostrov(1 974)的公式将经平滑的华北地区应变速率转化为矩释放率 ,并与运用 1 30 3年洪洞地震以来的地震目录计算的矩释放率进行比较 ,发现两......
[会议论文] 作者:沈正康,王敏,万永革,曾跃华,方鹏,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地震是自1900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最大地震事件之一(Sieh,2005).据报道该地震及其海啸剥夺了北印度洋沿岸国家约30万人的生命.本文搜集了该地区附近GPS连续台和测量模式的数据并求得了该地震的同震位移.......
[会议论文] 作者:吕江宁,沈正康,王彦召,张东宁,袁淞勇,万永革,陶玮,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随着对地观测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家开始广泛使用数值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全球至板块尺度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本文的工作,就是依据最新的GPS测量结果和Kong and Bird发展的薄壳有限元方法,来探讨在周边板块作用和内部地形、地热不均匀分布条件下,大规模断......
[会议论文] 作者:吕江宁[1]沈正康[2]王彦召[2]张东宁[3]袁淞勇[3]万永革[2]陶玮[2],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随着对地观测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家开始广泛使用数值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全球至板块尺度的地球动力学问题。本文的工作,就是依据最新的GPS测量结果和Kong and Bird...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