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四灶恭子,,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8
五年前,在东京神田的一间书店里,我发现了林语堂先生的小说《京华烟云》。从少时我就敬仰林语堂先生的大名,十六七岁我住在北京的时候已经读过,日文书名为《北京好日》。书...
[期刊论文] 作者:丛晓峰, 来源:承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1939年秋季林语堂完成了第一部英文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并在美国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在出版后的十年间,仅在美国便销售二十五万...
[期刊论文] 作者:万平近,,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90
我国现代作家林语堂用英文撰写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作者自译为《瞬息京华》),完稿于1939年8月,随即由美国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并再版多次。四...
[期刊论文] 作者:刘勇,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林语堂的长篇代表作《京华烟云》不仅是以大时代为背景框架描写大家庭命运变幻的史诗性作品,而且是一部蕴含丰厚的文化小说。它的文化意蕴表现在人类从对命运的神秘不测到超然...
[期刊论文] 作者:吴秀英,李学恩,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京华烟云》既有道家超凡脱俗、淡泊人生的理想,又有儒家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责任感.既推崇西方的科学、文化,又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把以极大的兴趣。作者独特的经历使...
[期刊论文] 作者:李炳银,,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1987
林语堂先生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得以在国内出版,确如出版者所说,“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也许这事还应做的更早一些,但现在做了,同样不失其有益价值。《京华烟...
[期刊论文] 作者:黄炎权,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1
京华烟云》作为一部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 ,从小说篇章布局与内容叙述中 ,均可感受到老庄思想对作者创作的影响 ,散发着《庄子》中的浪漫主义气息。姚思安旷达、顺势自然的人...
[期刊论文] 作者:郑亚宇,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1990
如果从文化小说的角度审视,那末,以林语堂《京华烟云》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可以说大体体现了原作者“两脚踏中西文化”、通过人物的命运把道家文化与西方民主自由观念揉合,以解...
[期刊论文] 作者:张西山,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凝聚了他的哲学和他的灵魂 ,在小说中他褒扬了一种儒道掺和 ,更确切地说是内道外儒的人生哲学 ,通过作品主人公姚木兰等人物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种儒道...
[期刊论文] 作者:舒启全,,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1989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移居美国从事英文著述30年、著作36种中的一部长篇小说。我对照、研读了林先生的《Moment In Peking》(1939年美国纽约The John Day Company出...
[期刊论文] 作者:刘锋杰,,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6
林语堂完成于一九三九年的《京华烟云》,历来有“现代红楼梦”之称.产生这样的结果,是林语堂的整体文化观的必然,也是林语堂高度评价《红楼梦》的必然.从前者看,林语堂既...
[期刊论文] 作者:田锡明,, 来源: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便是他在综合东西文化的同时,探讨弘扬道家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舒启全,,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张振玉教授译的《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确实译得貌似神合,维妙维肖。但并非十全十美。美中不足之处,主要有: 1.误译:...
[期刊论文] 作者:张先瑞,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0
电视连续剧《京华烟云》,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以为这是因为原著写得好。但一读原著,发现小说原著写得虽然很好,但电视剧却有许多地方同它不一致。电视剧在情节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朱希祥,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1997
林语堂散文和随笔中的饮食文化,我们已化了很大篇幅谈论过了,但他的最经典、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我们也不应遗漏。这部小说受《红楼梦》影响最大,其中的人物...
[期刊论文] 作者:万平近,,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90
根据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改编的40集台湾电视连续剧,跨过海峡,在福建荧屏上出现,吸引了众多观众,其盛况近似《四世同堂》电视剧的播映.正如老舍与北京的关系一样,福建...
[期刊论文] 作者:文秋红,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1996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毕生篇幅最大的著作。小说塑造了一位道家的女儿姚木兰形象。姚木兰生长于富家,从小受道家信徒父亲姚思安的影响,容忍宽大、亲切和霭,她崇尚老庄、...
[期刊论文] 作者:高建华,,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0
本世纪70年代初,当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消息传到台湾时,一位躺在病榻上的年逾古稀的老人潸然泪下,他感慨道:“世界在变,我们要设法适应。”这位热情向往海峡两岸统一的老人,就是被人......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中杰,,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1988
一 林语堂曾经是语丝派中的活跃分子,对于政界及教育界中的恶势力,展开过激烈的斗争。1925年的女师大事件、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林语堂都站在进步的学生这一边,写过评击...
[期刊论文] 作者:林东宣, 来源:泉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在群英荟萃的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不愧为一代文化大师。“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着眼于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一定的贡献。他和辜鸿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