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智杰,崔纪超,谢锦升,陈光水,杨玉盛,,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10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直接影响到土壤性质的变化。本研究通过中亚热带山区天然林、人工林(用材林和经济林)、次生林、农业用地(橘园和坡耕地)等7...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玉盛,陈光水,谢锦升,李秀芳,陈银秀, 来源: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年份:2001
从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隔月应用连续土芯法对福建三明莘口林场杉木与观光木的混交林的细根进行取样并测定活、死细根的N、P养分浓度。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杉木,观光木和地下植被...
[期刊论文] 作者:卓鸣秀1,卓鸣秀,闫晓俊2*,闫晓俊,熊德成2,熊德成,黄锦学2,黄锦学,陈光水2,陈光水,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8
为了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樟科树种细根的形态特征,选取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具代表性的8种樟科树种(沉水樟Cinnamomum micranthum;浙江桂Cinnamo...
[期刊论文] 作者:孙杰,田浩,范跃新,吕茂奎,陈光水,谢锦升,,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和全球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分离团聚体并测其有机碳含量,探讨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玉盛,陈光水,王小国,谢锦升,董彬,李震,高人,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5
应用密闭室碱吸收法对杉木人工林皆伐后的土壤呼吸及各分室呼吸进行为期1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皆伐后前4个月土壤呼吸显著高于对照(未伐地)的,皆伐6个月后则显著低于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陈宇辉, 陈光水, 郭润泉, 宋涛涛, 姜琦, 傅胤,,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20
细根呼吸对土壤增温的响应可以影响气候变暖与土壤CO2排放之间的正反馈强度。为探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细根呼吸对土壤增温的驯化情况,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国...
[期刊论文] 作者:林成芳, 李震, 牛志鹏, 张有利, 韩永刚, 陈光水,, 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探讨了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33年生的福建柏人工林凋落物的养分特征及其动态.结果表明:凋落物各组分中N、P、K含量差异显著,其月动态也不同;福建柏人工林N、P、K通过凋落物归...
[期刊论文] 作者:凌华, 袁一丁, 杨智杰, 黄锦学, 陈光水, 杨玉盛,,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1
利用微根管技术探讨细根径级、序级、出生季节、土层和林龄对福建南平18年生和90年生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的影响。杉木林细根中值寿命随径级增大而延长,18年生杉木人工林直径d...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玉盛,陈光水,王小国,谢锦升,高人,李震,金钊,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5
通过用静态碱吸收法对中国亚热带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和33年生的格氏栲人工林及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为期2a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种森林土壤呼吸...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玉盛,谢锦升,盛浩,陈光水,李旭,杨智杰,, 来源: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年份:2009
Land use/cover change(LUCC)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of global carbon cycles.The influence of converting native forest i...
[期刊论文] 作者:刘强,王超,杨智杰,陈光水,黄锦学,黄蓉,田浩,,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1
2010年1—12月,对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保护区内的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和锥栗(Castanea henryi)凋落物的组成及动态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柑橘和锥栗的年凋落物量...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水, 杨玉盛, 高人, 谢锦升, 杨智杰, 毛艳玲,,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08
森林地下碳分配在森林碳平衡和碳吸存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揭示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地下碳分配变化对于人工林碳汇估算和碳汇管理等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年龄序列方法研究了杉木(Cu...
[期刊论文] 作者:姜琦, 陈光水, 陈廷廷, 张礼宏, 闫晓俊, 熊德成,,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黄向华,陈光水,陈丽梅,曾宏达,宋派入,吴晓鹏,,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6
研究福州旗山大学园区不同交通要道典型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的滞尘效应差异显著,以红花羊蹄甲和芒果树为代表的行道树单位面积滞尘量分别为2.934 g·...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光水,杨玉盛,高人,曾宏达,谢锦升,董彬,李震,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林木根源有机C包括根系通过根枯落物、根系(根共生菌丝)分泌物和根共生菌周转3条途径向土壤输入的有机C.它是森林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潜在的C汇.综述了根源有机C与其微生...
[期刊论文] 作者:范跃新,徐玲琳,刘秀铭,陈光水,杨智杰,王健,,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2
根据古气候记录的温度与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关系,结合近百年尺度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库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模式,探讨大气CO2浓度升高与全球变暖的关系.结果发现,不论是古气候记录的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时间滞后于升温的时间,还是古气候与近百年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幅......
[期刊论文] 作者:袁一丁,杨玉盛,陈光水,杨智杰,林如强,凌华,,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09
林木细根(≤2 mm)是树木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是陆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细根生长过程及其寿命是建立全球碳及养分循环模型的关键.本试验采用微根管技术对1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细根生长、衰老、死亡的动态过程进......
[期刊论文] 作者:盛浩,杨玉盛,陈光水,高人,曾宏达,杜紫贤,张静,,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06
首先对国内外土壤异养呼吸Q10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述评.影响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因子主要包括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呼吸底物和土壤生物等.较多的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的Q10在低温时较高,高温时较低,但Q10也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或随温度变化而保持......
[期刊论文] 作者:康根丽,高人,杨玉盛,陈光水,杨智杰,司友涛,, 来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年份:2014
选取福建省三明市米槠次生林内的4种植物,即米槠(CAC),木荷(SCS),山杜英(ELS),芒萁(DID)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进行了室内淋溶处理,并分析了淋溶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及pH值,芳香性指标(AI)和荧光效率指数(Feff)等,以揭示其淋溶液中可......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玉盛, 董彬, 谢锦升, 陈光水, 高人, 李灵, 王小国,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4
森林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流通途径之一,其动态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C平衡.森林土壤呼吸由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组成,不同森林类型、测定季节和测定方法等直接影响其所占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