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7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吉, 晋光文, 赵国泽, 李文军, 宣飞, 白登海, 詹艳,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9
磁场的垂直分量表征介质的水平不均匀性。描述H_z与H_x、H_y之间关系的感应矢量,是研究电性水平不均匀性的有利参数,它具有受局部畸变影响小,对电性噪声干扰不敏感等优点。由...
[期刊论文] 作者:肖兵,余成华,徐俊,蒋鹏,邓文龙,陈庞龙,赵国泽,, 来源:城市勘测 年份:2011
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工作的难点工作之一就是城市断层深部结构的探测。虽然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研究城市断层较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但由于深圳特殊的人文环境,本文研究采...
[期刊论文] 作者:汤吉, 詹艳, 赵国泽, 邓前辉, 王继军, 陈小斌, 赵俊,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5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至鄂尔多斯地块沿玛沁-兰州-靖边剖面进行62个测点的大地电磁观测,采用Robust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张量阻抗分解.分析了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曲线、二维...
[会议论文] 作者:万战生[1]赵国泽[2]汤吉[2]陈小斌[2]郭秀芬[3], 来源:第8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讨论会 年份:2007
活动断裂带内构造复杂,地层多变,受断裂和地层影响,MT曲线具有明显的二维或三维构造特征,曲线类型复杂多变,畸变明显,为大地电磁的定性分析增加了难度,本文以川滇边界活动断...
[期刊论文] 作者:万战生, 赵国泽, 汤吉, 陈小斌, 王立凤, 肖骑彬, 詹艳,,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立凤, 詹艳, 赵国泽, 王继军, 肖骑彬, 莫青云, 高鹏飞,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赵国泽,詹艳,王立凤,王继军,汤吉,陈小斌,肖骑彬,,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10
鄂尔多斯断块作为新生代以来的稳定块体,其中下地壳内是否存在低阻层一直受到关注。基于穿过鄂尔多斯断块大地电磁剖面的观测资料,利用新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对鄂尔多斯断块的......
[会议论文] 作者:王立凤,詹艳,赵国泽,汤吉,陈小斌,王继军,肖骑彬,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期刊论文] 作者:詹艳,赵国泽,王继军,陈小斌,肖骑彬,黄哲,镇国钧,,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8
沿穿过古浪大震震中区乐都—武威—白马岗北北东方向约340km长的剖面,进行了16个测点的大地电磁探测.使用Robust技术处理观测数据,分析了视电阻率、阻抗相位、Swift二维偏离...
[期刊论文] 作者:肖骑彬,赵国泽,詹艳,陈小斌,汤吉,王继军,邓前辉,,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2007
通过在大别造山带东部横穿超高压变质带的一条NNE向剖面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分析解释,获得了关于沿剖面的地壳上地幔二维电性结构,显示北淮阳与大别地块是电性差异显著的构造单......
[期刊论文] 作者:汪晓,赵国泽,汤吉,肖骑彬,陈小斌,王继军,蔡军涛,,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8
在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区进行了宽频带(1000~1/4096Hz)大地电磁观测,采用了远参考道技术和Robust技术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了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二维偏离度及区域电性结构方向,采用非线性共扼梯度(NLCG)二维反演技术对实测资料进行了反演,得到了与......
[期刊论文] 作者:赵国泽,行武毅,浜野洋三,歌田久司,濑川尔朗,J.H.Fil,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90
作为EMSLAB电磁感应国际合作计划的一部分,通过对海底观测的三分量变化地磁场的分析,构制了横跨Juan de Fuca洋脊、Juan de Fuca板块到板块俯冲带的三条地磁转换函数剖面,计...
[期刊论文] 作者:詹艳,赵国泽,汤吉,赵俊猛,晋光文,邓前辉,王继军,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1999
对玛纳斯大震区新近观测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视电阻率曲线、阻抗相位曲线、二维偏离度、主轴方位角和地磁实感应矢量.然后对所有测点的资料进行了二维自动反演...
[期刊论文] 作者:赵国泽,汤吉,梁竞阁,H.Utada,M.Uyeshina,M.Ichiki,马明志,黄之维,王洪歧,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1
使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网 (Network -MT)等技术 ,在长春和三岔河等地对太平洋板块弧后的上地幔电导率结构进行了探测。用陆地电话线或电缆接收长基线的电场 ,由设置在长春地...
[会议论文] 作者:蔡军涛[1]阮百尧[2]赵国泽[1]朱光萍[2]马为[1], 来源:第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5
激发极化的形成和衰减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在频率域中激电效应基本上只发生在超低频段上(n·10-2~n·102Hz).对于这样缓慢变化的电场,通常可以忽略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效应,...
[会议论文] 作者:赵国泽,王立凤,肖骑彬,王继军,汤吉,陈小斌,詹艳, 来源: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会议论文] 作者:赵国泽;詹艳;汤吉;王立凤;陈小斌;肖骑彬;王继军;,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为了从整体上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壳的电性结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穿过鄂尔多斯中部,沿北北东向剖面开展了大地电磁探测研究,反演......
[会议论文] 作者:万战生[1]赵国泽[2]陈小斌[2]王立凤[2]郭秀芬[3], 来源:第九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9
在距演川地震南侧约100km处,穿过青藏高原东边缘过渡带-大凉山地块进行了大地电磁(M劝探测。冕宁-宜宾MT剖面平行于石棉-宜宾剖面南侧60km,剖面长约240km,点距平均3km.西起康滇...
[会议论文] 作者:赵国泽;王立凤;汤吉;詹艳;陈小斌;王继军;肖骑彬;,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年份:2011
  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技术(CSELF)是20世纪90年代在远距离深水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射源是在地壳范围内具有一定厚度的高电阻率地区,架设长数十、上百千米的发射天线,天......
[会议论文] 作者:孙翔宇,詹艳,陈小斌,赵国泽,赵凌强,崔腾发,刘钟尹,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7
2017年8月8日在四川九寨沟县章扎村附近发生了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20千米.从区域构造来看,该次地震发生于松潘—甘孜地块与西秦岭造山带、龙门山构造带接触区,地震震中位于岷江、虎牙、东昆仑断裂带塔藏段所围限区域.历史记载在该区已发生过多次中强地震,如19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