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强, 来源:中国社会导刊 年份:2005
4月25日,费孝通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5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今日中国社会学影响最大的学者当首推费孝通先生。正像人们评价邓小平先生说他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那样,也可...
[期刊论文] 作者:陈璇,乐章,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01
城乡发展是费孝通先生学术探索的主题之一。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 ,代表着费孝通先生为时大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 ,它包括江村研究与农村的基本问题、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研究、区域...
[期刊论文] 作者:陈占江,包智明,,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费孝通一生经历了三次学术生命,每一次学术生命关注的主题均有所不同。这种研究主题的跳转使得人们更多地将目光停留在费孝通学术谱系的断裂处而忽略了其间的内在连续性。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平,,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也是著名的民族学家。他毕生致力于“从认识中国到改造中国”,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社会。早在三十年代,费孝通第一次深入中国社会,就...
[期刊论文] 作者:柳已青,,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2
1920年,费孝通的家搬到苏州,住十全街132号,这条街上有一所很有名的振华女校。女校校长王季玉是杨纫兰的朋友,费孝通就成了振华女校少有的男生。小男孩读女校高小,成为人们的...
[期刊论文] 作者:潘乃谷, 来源: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2003
本文摘录了费孝通教授在不同场合谈补课的相关言论 ,为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明红,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2003
不想颐养天年费孝通先生的寓所是一座红檐灰顶的小楼。费老博学睿智,温文尔雅,谦虚友善,德高望重。平日里,学生要来看他,下级要来看他,朋友要来看他,要避也避不开,想躲也躲不...
[期刊论文] 作者:葛娴,陆宏德,, 来源:新闻战线 年份:1982
奖章背面,刻了FEI HSIAO—TUNG(费孝通)的字样。为了奖励人类学研究有一定贡献的各国学者,英国皇家人...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华超,, 来源:淮海文汇 年份:2005
在中国现代史上,身居高位而义能著作等身,成为一代宗师的并不多见,费孝通便是其中一位。用“巨星陨落”形容费孝通的辞世并不过分。在20世纪的中国人文学者中,几乎无人能像他...
[期刊论文] 作者:周飞舟,, 来源:社会 年份:2017
本文是对费孝通先生晚年思想转向之成因的研究。费孝通晚年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力倡"文化自觉",由早年注重西方文化变而偏重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费孝通晚年著作的详...
[期刊论文] 作者:石英,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9
费孝通晚年提出社会学应当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命题,有学者称之为“费孝通问题”或“费孝通悖论”。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学方法论和本土化的论争,追根溯...
[期刊论文] 作者:张明波,,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社会学恢复以来费孝通社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主张建立人民的社会学、倡导文化自觉和提出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这些思想体现了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冯亦代,,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7
1996年是费孝通从事学术活动的六十周年,为了这欢欣与坎坷交织的六十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张冠生撰写的《乡土足音——费孝通足迹·笔迹·心迹》一书,作者在《题记》里写下了...
[期刊论文] 作者:徐平,, 来源:群言 年份:2016
我于1987年师从费孝通先生攻读博士学位,荣幸成为先生门下唯一"边区开发"方向的学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追随先生的民族研究之路。费孝通先生的一生都走在文化探索的路上...
[学位论文] 作者:陈霞,,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9
费孝通是国际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费孝通的学术成就甚为广泛,不仅体现在他广泛涉猎了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经济学等方面,而且体现在他...
[期刊论文] 作者:方芳,, 来源: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探索城乡关系是费孝通一生的研究课题。阐述了费孝通城乡关系研究的历程、观点,认为先生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富民为主旨,从农村到小城镇再到区域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吴铎,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 年份:2006
费孝通先生在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时,特别强调毕生的目标就是:"志在富民".他说:"这是我一生的追求".费孝通的富民理想是发展的,在不同的时期,具体的内涵也有所发展变化.费孝通...
[期刊论文] 作者:罗士泂,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2020
费孝通在晚年的学术自我反思中提到以往的研究存在“见物不见人”的问题,这使得我们在反思费孝通的学术成果时往往容易忽视他一度观察到的轮船、汽车、电视、农产品等众多类别的“物”。...无法否认的是,这些“物”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费孝通展开学术思考的重要媒介。...以电视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费孝通在众多场合谈论过电视与某些影视作品,甚至在乡村调查时还特别关注农民是如何购买与使用电视的。...透过费孝通眼中的电视,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农民群体的消费行为,亦能觉察到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对于费孝通的日常生活及其学术思考的重要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王飞甫,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06
1950年7月,费孝通率中央民族访问团赴西南地区访问,历时半年多。他一方面调研,一方面向少数民族解释政府的民族政策。  ...一天,邓小平邀请费孝通叙谈。邓小平开门见山地问:“你认为当前民族问题主要应抓些什么?”  费孝通坦率地回答:“还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关系问题。”费接着说:“解放后各民族一...
[期刊论文] 作者:谷家荣, 来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2
费孝通在其著《生育制度》中所述有关生育制度的思想对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和社会观念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学者们习惯将他的这一学术思想追溯到《花蓝瑶社会组织》,认为其前妻王同惠在大瑶山调查付出了宝贵生命从而使费孝通产生了强烈的...但是,当年陪同费孝通到大瑶山调查时,王同惠其实尚不具备扎实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她的很多田野记录都有《甘肃土人的婚姻》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