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8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施国新, 陆长梅, 黄敏, 常福辰, 徐祥生,,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1
龟背竹气生根具多层表皮组成的根被;皮层中广泛分布有毛状石细胞和含结晶的粘液腔,并在最内部有3层细胞壁极端加厚的细胞层围绕着维管柱。维管柱内无髓。...
[期刊论文] 作者:谷巍,施国新,韩承辉,杜开和,曲筱丽,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01
用不同浓度Hg2+、Cd2+溶液培养沉水植物轮叶狐尾藻植株,比较研究重金属离子对其生理指标及超微结构的影响.Cd2+污染时,轮叶狐尾藻叶片、茎出现黑色斑点,而受Hg2+污染时均匀褪...
[期刊论文] 作者:常福辰,施国新,丁小余,翟红军,万志刚,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6
描述了莼菜小孢子囊,小孢子的发生过程及雄配子体的发育,幼嫩花药的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组成,药壁发育与单子叶类型相似,绒毡层细胞双核或多核,属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
[期刊论文] 作者:马广岳,施国新,徐勤松,王学,拉非克,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2004
以沉水植物黑藻 (Hydrillaverticillata(L .f.)Royle)为实验材料 ,通过模拟水体Cr6+ 、Cr3 + 污染环境 ,比较研究了两种价态铬对黑藻叶的毒害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Cr6+ 、Cr3 + 浓度的加大 ,超氧阴离子 (O 2)产生速率、丙二醛 (MDA)、可溶性蛋白含量皆呈先升后......
[期刊论文] 作者:张乐乐,施国新,王娟,康宜宁,徐小颖,陈辉,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201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0、0.1、0.2、0.5、1.5 mmol.L-1)对水花生愈伤组织内几种代表性生理生化指标的胁迫效应,并对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随着Cr6+浓度的增加,总叶绿素、叶......
[期刊论文] 作者:徐勤松,施国新,计汪栋,杜开和,许晔,,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09
本文以不同浓度Zn(0、5、10、15、20mg/L)处理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Gmel.)O.Kuntze)9d,分析了Zn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用焦锑酸钙沉淀的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Zn胁迫条件下叶肉细胞内......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学,施国新,马广岳,徐勤松,RafeekKhaled,胡金, 来源: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年份:2004
3mg/L的Hg^2+降低了叶内亚精胺(spermidine,Spd)、精胺(spermine,Spm)含量,促进了腐胺(putrescine,Put)合成,喷施Spd可提高叶内Spd、Spm含量,对Put含量则在低浓度下使其下降、高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马广岳,施国新,王学,徐勤松,胡金朝,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05
铈能减缓铜毒害导致的亚洲苦草根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及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的累积.与同浓度的单一铜处理相比,加入20 mg·L-1的铈后,根和叶超氧化物歧化酶(...
[期刊论文] 作者:丁小余,徐珞珊,王峥涛,施国新,徐红, 来源:中草药 年份:2001
目的比较分析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的铁皮石斛主要居群形态结构的差异.方法运用光镜对铁皮石斛茎进行比较解剖.结果将采集到的我国铁皮石斛主产区的主要居群分为二种类型:F...
[期刊论文] 作者:卢艳花,张臻,施国新,孟军才,谭仁祥, 来源:植物学报 年份:2004
从贯叶连翘( Hypericum perforatum L.)地上部分的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黄酮苷和6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波谱技术测得...
[期刊论文] 作者:赵春,施国新,尤文鹏,李大辉,杨顶田,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研究了Cd2+对石龙尾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石龙尾的受害程度随溶液中Cd2 +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深;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经低浓度Cd2+ 短时间处理会出现升高现象...
[期刊论文] 作者:徐勤松,施国新,王红霞,杨海燕,赵娟,许晔,,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8
研究了不同浓度(0.05~1mmol.L-1)亚精胺(Spd)对镉(Cd)污染下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抗氧化系统以及矿质营养的影响,以探讨外源多胺在水生植物重金属胁迫适应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外源Spd对槐叶苹的Cd污染胁迫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Spd延......
[期刊论文] 作者:陈庆翔,施国新,解凯彬,蔡长春,顾庆龙,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1998
江浙地区4个席草品种地上茎的表面都有纵行条纹,条纹的深浅、数量影响了茎表面的光洁度。基本组织厚度、纤维束、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大小、纤维细胞平均长度及它们单位体积内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卢艳花,张臻,施国新,孟军才,谭仁祥, 来源:Acta Botanica Sinica 年份:2002
从贯叶连翘 (HypericumperforatumL .)地上部分的 80 %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个新的黄酮苷和 6个已知黄酮类化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波谱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丁小余, 金飞宇, 张如志, 施国新, 陈维培,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王红霞, 施国新, 徐勤松, 计汪栋, 杨海燕, 李阳,, 来源: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2008
采用不同浓度Cr^6+的10%Hoagland营养液,于人工培养箱进行Cr^6+胁迫培养槐叶苹,第7天测定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活性氧产生速率、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含量、抗氧化...
[期刊论文] 作者:解凯彬, 施国新, 陈国祥, 常福辰, 丁小余,, 来源:武汉植物学研究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陈辉,施国新,徐勤松,王红霞,杨海燕,潘秋红,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0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0、1、10、30、50 mg.L^-1)对菹草叶片叶绿素、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系统、可溶性蛋白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可溶性糖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吴娟, 施国新, 夏海威, 黄敏, 郑真真, 杨笑可,,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14
以组织培养的菹草无菌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外源Ca(NO3)2对汞(Hg)胁迫下菹草无菌苗抗氧化酶系统、可溶性蛋白、总抗氧化能力(T-AOC)、非蛋白巯基(NP-SH)、植物络合素(PCs)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计汪栋, 施国新, 杨海燕, 徐勤松, 许晔, 张慧,,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7
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Cu2+浓度(0、2、4、6和8 mg.L-1)胁迫对沉水植物竹叶眼子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保护酶活性、活性氧产生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