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亢庆,于嵘,张增祥,赵晓丽,, 来源:遥感信息 年份:2005
通过分析干旱区土地盐碱化环境的地表景观特征和遥感信息特征,基于SPOT、ASTER多平台多波段遥感数据和DEM、土壤样品分析数据等多源数据,采用光谱角度制图(SAM)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对实验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进行了分级制图。该方法对常规数据的依赖性较小,适于西部......
[期刊论文] 作者:邹亚荣,张增祥,周全斌,马超飞,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0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地资源的退化,造成环境恶化.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一个独特的地理景观,对它的研究在生态、区域发展上有重要意义.在定义土壤侵蚀指数...
[期刊论文] 作者:牟凤云,张增祥,刘斌,王长有,,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以陆地卫星MSS和TM(ETM+)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对济南市建成区近二十五年的空间扩展进行了动态监测,分5个时间段进行了分析。对济南市扩展过程对周边土地利用造成的影响,包括耕地、农村居民点和工矿、交通等其他建设用地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5 a的监测......
[期刊论文] 作者:亢庆,于嵘,张增祥,赵晓丽,, 来源:干旱区地理 年份:2005
土壤盐碱化是干旱地区常见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为了对土壤盐碱化程度进行快速的评估,采用ASTER遥感数据敏感波段组合结合光谱角度制图(SAM)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研究从分析干旱区盐碱地表光谱特征的角度出发,采用图像像元纯度指数分析(PPI)方法提取不同盐......
[期刊论文] 作者:于嵘,亢庆,张增祥,赵晓丽,, 来源:遥感信息 年份:2006
在各个土壤侵蚀模型中,准确确定植被覆盖影响因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以往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对植被盖度值的确定通常是通过对地表植被覆盖类型或借助植被指数进行分级赋值,这些方法存在着分类标准的不确定性和较大随机误差。本文针对水土流失方程中植被盖度......
[期刊论文] 作者:李娜,张丽,闫冬梅,张增祥,杨林平,, 来源:遥感信息 年份:2013
基于滨海新区1984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该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应用CLUE-S模型预测滨海新区2006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采用2006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验证,预测精度达到75%以上,表明该模型在该区域有较好的适用性。在......
[期刊论文] 作者:亢庆,张增祥,王长有,于嵘,,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06
采用1972~2001年的4期M SS和TM图像为数据源,通过人工解译方法获得新疆艾比湖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并使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指数等方法分析近30a该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情况。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光谱分析的光谱角度填图(SAM)分类方法从2004年A STER和SPO......
[期刊论文] 作者:于嵘,亢庆,张增祥,赵哓丽,,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6
通常在研究植被生态退化时,植被盖度是常用的一个监测指标。在遥感领域,使用植被指数进行植被盖度监测已经被广泛应用,本文以NDVI,MSAVI和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植被成分为主要分析因子,以新疆艾比湖为实验区,经过实地调查和图像分析,认为改进后的植被指数固然提高了......
[期刊论文] 作者:香宝,张增祥,布和敖斯尔,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1999
利用陆地卫星 T M 1∶5 ×104 1991 年和1996 年春末同一比例尺同时相影像,对位于我国北方农林牧交错带的科右前旗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气象卫星 N O A A A V H R R(1k m ×1k m )1 ,2 波段数据计算月平均植被指数( N D V I) ,进而研究该区域耕地变化的脆弱季相。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归......
[会议论文] 作者: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张增祥, 来源:全国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以覆盖全国的1公里棚格土地利用本底与动态的成分数据作为土地利用动态区域划分的依据,在消除空间数据尺度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近斯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
[期刊论文] 作者:王思远,张增祥,周全斌,王长有, 来源:遥感学报 年份:2002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 ,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 ,对土地利用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 ,以湖北省为...
[期刊论文] 作者:汪潇,张增祥,赵晓丽,谭文彬,,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7
对于近年来国内外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理论、方法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回顾,重点介绍了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和广泛应用的基于可见光与热红外波段的特征空间方法和微波遥感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张增祥, 任宝, 薛金伟, 王晓东,,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份:2014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卡压对大鼠脊髓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以坐骨神经卡压法建立大鼠周围神经卡压模型50只,设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正常对照,按试验设计分...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丽, 易玲, 张增祥, 汪潇, 刘斌,, 来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年份:2010
以遥感与G IS为技术支撑,对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到2005年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动态监测,并分析了土地覆盖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监测表明,山西省土地覆盖时空变化特征:(1)变化数...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晓丽, 张增祥, 邹亚荣, 周全斌,,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2002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 ,对华北地区 1995~ 2 0 0 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 ,并对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华北地区城乡、农村居民点及工交建设用地增加显著 ,以...
[期刊论文] 作者:王思远, 张增祥, 文沃根, 邱志成,, 来源:测绘通报 年份:2001
研究一种新的基于色彩原理的彩色地图自动分色算法 ,该算法首先将彩色地图经过颜色变换 ,转换到孟塞尔颜色空间 ,而后进行颜色分类 ,并利用数学形态学进行结果优化。该算法很...
[期刊论文] 作者:邹亚荣,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2003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运用专家知识,结合实际,从农牧交错区的实质出发,定量地计算出我国的农牧交错区.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农牧交错区近10年的耕地、草地变化的空间格局.整...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芳, 张增祥, 赵晓丽, 胡顺光,,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2010
利用遥感与GIS技术,从结构特征、形态特征、空间散布特征以及变化强度特征4个角度,分析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20世纪80年代(记作1980s)至2005年间的时空变化特征。选择表征农...
[期刊论文] 作者:王思远, 张增祥, 赵晓丽, 周全斌,,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2002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得出了湖北省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图。在定义生态环境背景指数和土地...
[期刊论文] 作者:王茜,张增祥,刘斌,牟凤云,王姣, 来源:遥感技术与应用 年份:2006
应用"北京一号"小卫星CCD数据进行天津市2000~200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研究该数据在土地利用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实用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影像,光谱信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