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7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吕西林, 李学平,,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2002
当前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超限问题越来越多。作者近年来参加了上海地区50多项(100多个单体工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专项审查和计算分析工作,对评审专家的讨论意见和共性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吕西林, 朱奇云,,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9
对震损8层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采用环氧树脂注胶并增设软钢耗能装置,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震损框架加固后的地震响应以及软钢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基于试验结果对试验模型的震损...
[期刊论文] 作者:吕西林, 孟春光, 田野,,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6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幢安装了粘滞阻尼器的复杂体型高层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1/15缩尺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梁、柱构件的多弹簧模型并组建了整体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吕西林,毛苑君,, 来源:结构工程师 年份:2012
近年抗震设防目标逐渐从保护生命安全方面的考虑,向震后迅速恢复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方向发展。带有可更换构件结构就是在这一目标下产生的结构新形式。介绍了一种新型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跃庆,吕西林, 来源:工程抗震 年份:2001
本文根据近几年发生的几次著名大地震中有关房屋建筑地基基础震害的一些资料,讨论了地基基础震害的一些启示,对今后的抗震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康利平, 吕西林,,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对10个不同节点构造的足尺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下的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节点域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节点域...
[期刊论文] 作者:毛苑君, 吕西林,,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4
为研究一种新型的带可更换墙脚构件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完成一组5片试件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从试件的试验现象、抗侧承载力、变形能力、阻尼变化等方面分析对比普通......
[期刊论文] 作者:吕西林,蒋欢军,, 来源: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2010
复杂高层建筑的震害在近来的历次地震中都有发生,其抗震分析和设计难度较大,提高其抗震性能是当前建筑抗震的难点之一。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在复杂高层建筑抗震方面的研究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徐佳琦, 吕西林,,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2014
减隔震技术是当前抗震研究的热点,其中,软钢阻尼器是结构被动控制中耗能减震装置的一种。软钢阻尼器在地震时,通过软钢发生塑性屈服滞回变形而耗散输入结构中的能量,从而达到减震......
[期刊论文] 作者:范力, 吕西林, 赵斌,, 来源:结构工程师 年份:2007
介绍了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预制混凝土框架后浇整体式节点、预应力拼接节点、全装配式节点的抗震研究和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研究情况。总结了预制...
[期刊论文] 作者:朱奇云, 吕西林,, 来源:结构工程师 年份:2017
设计了一种钢板开设条形孔的软钢阻尼器用于既有混凝土框架的减震加固,该阻尼器主要利用竖向板肢的平面内弯曲塑性变形提供耗能。首先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该软钢阻尼器......
[期刊论文] 作者:蒋欢军, 吕西林,,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9
层间位移角已作为检验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而被广泛应用。为实现该指标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了层间位移角与构件变形之间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坦贤, 吕西林,, 来源: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年份:2005
提出了一种经济实用可靠的加固方法--玻璃纤维和钢板混合的加固法,确定了相关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后,进行了现场静荷加载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的整理及经济分析表...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俊兰, 吕西林,,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3
本文提出了一种反复荷载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该模型采用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弥散正交裂缝假设,钢筋采用弥散假设,并考虑了屈服、应变硬化、循环卸载与再加载规则等因素.该本...
[期刊论文] 作者:李俊兰, 吕西林,,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3
本文在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分析程序的基础上,对影响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抗震性能的三个重要参数,即高宽比、轴压比、连梁刚度比,进行了一系列模型的非线性计算分析,得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董宇光, 吕西林,, 来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年份:2007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已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我国规范中,对这种结构的轴压比计算方法及限值问题没有给出针对性的条文,在工程实践中,设计......
[期刊论文] 作者:吕若石,吕西林,, 来源:结构工程师 年份:2016
以一个典型的6层框架结构为算例,对纯框架结构和安装有墙式支撑软钢剪切板阻尼器的消能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通过Pushover分析结果的对比,在研究采用墙式支撑软钢剪...
[期刊论文] 作者:沈德建, 吕西林,, 来源:结构工程师 年份:2007
24只不同厚度的铜板试样和9只不同直径的铁丝试样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铜板的本构关系可以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来模拟,铜板的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采......
[期刊论文] 作者:高文俊, 吕西林,, 来源:结构工程师 年份:2014
为了对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相似关系设计与制作了一大比例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并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
[期刊论文] 作者:陈聪, 吕西林, 陈云,, 来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年份:2004
为了评估目前广泛研究的新型带有耗能连梁的剪力墙结构损伤程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结构的损伤模型,并通过低周反复试验结果对损伤模型进行验证。提出了该结构的地震性能等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