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 年份:2004
90年代以来的文化消费有两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随着各种CD、VCD、家庭影院、INTERNET等大众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群体性的文化消费机制(如电影院)趋于解...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自20世纪中期开始,上海迅速从国际都市体系中淡出,根本原因在于其被迫选择的政治型城市发展模式。浦东的发展作为新时期上海的发展引擎,带动了上海城市整体的迅速发展。浦东...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10
"都市化进程"在深刻改变与重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同时,也为以文艺美学为主要形态的当代中国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生长空间与全新的当代性问题。都市美学新理论的探索......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古生物学研究揭示,物种的灭绝和变异,都根源于自然界固有食物链的突然中断,人类的起源亦如此。要而言之,一是第四纪冰川以及大洪水时代对原始食物资源的巨大破坏,正是在食物...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93
【正】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杜甫的“晨钟云外湿”(《蘷州雨湿不得上岸作》),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王维的“深山...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4
从历史上讲,古代城市化和现代城市化都属于传统城市化形态;从类型上讲,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都是旧的城市化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政治型城市化是主导模式。改革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在今天阐释江南文化精神,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就是江南文化的“在”与“说”。前者属于存在论问题,主要是江南自然、社会与人文的存在现状;后者属于语言本体论问题。主要是有......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在诗性智慧的学术语境下,禅与诗主要有三点相似之处与一点根本区别。一是两者在意识活动方式上基本一致,本质上是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主体意识或现代哲人所谓“负的哲学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只要能够证明主体中有一种同时兼备理性反思与诗性直观的生命机能,就可以解决一直困扰西方的“灰色理论”自身的“澄明”问题。与西方哲学主要通过概念劳动和逻辑批判不同,以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2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大树飘零,当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且在经历了20世纪的漫长消磨之后,恐怕也很难再有谁会做"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计.但在"树倒猢...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1
受中国城市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的局限,中国城市规划正由“规划不足”走向“规划过度”的另一极端.“被规划折腾”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棘手问题。很多城市的品牌战......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 年份:2020
"人文城市是一种以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服务经济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以人的知识、智慧、想象力、创造力等为主体条件、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推动个...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现代情报 年份:2002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的服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图书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深化和拓宽其服务内容....
[报纸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 年份:200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点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区域的范围比城镇大,乡村的概念比城镇小,因而有人望文生义地以为不再讲城镇化了。这种理解和引申是片面......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语境入手 ,在分析《素冠》一诗内容的基础上 ,指出它与民间的哭丧仪式歌及古代祭文的形式结构颇相符合 ,从而断定它是一首周代的哭丧仪式歌 ,并对其中一些...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中国话语是一种直接再现了中国民族真实的当下经验、反映着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内在生命需要的“诗家语”;而中国情感则是在这种现代性的“诗家语”形式下所涵盖的内容,它指称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都市化进程对农村与农业地区的影响,不仅直接表现在人口变化、经济转型、空间重建等“硬件”上,也渗透在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精神生产等“软实力”方面。在200多年......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而且它们是人类生存和一切...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7
对都市、都市文化等概念从历史与逻辑、传统与当代等角度进行分析与梳理,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研究都市与都市文化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从城市社会学的历史视角看,都市是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林,,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08
2007年,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同步发展。在城市发展环境与都市精神生态不断恶化的当下,从“美国梦”向“欧洲梦”的转型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与新智慧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