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继颖,高聚林,王志刚,吕小红,李占清,王艳菊,,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8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改善了农业生产上干旱胁迫的危害,本实验为旱作农业寻找合理的地膜覆盖方式,有效发挥地膜覆盖的抗旱作用。通过覆膜穴播与膜际条播...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礼,高聚林,张铁山,张永平,张玉贵,刘凯,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3
为了给春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水浇地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地区及农艺栽培措施下的幼穗分化规律及其与植株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幼穗分化开始于出苗...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强,苏二虎,高聚林,孙继颖,于晓芳,谢岷,, 来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2013
采用L25(56)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对影响大豆SCoT-PCR反应的Mg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和模板DNA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优化后的20μL大豆SCoT-PCR...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志刚,高聚林,王俊,孙继颖,胡树平,王永平,张钧,,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8
选择内蒙古从东到西5个典型生态类型区,通过不同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对不同生态区玉米全生育期内生态因素与玉米生长发育和全株饲用品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主......
[会议论文] 作者:魏淑丽, 高聚林, 王志刚, 苏布达, 于晓芳, 孙继颖,, 来源: 年份:2004
【研究背景】提高种植密度与合理施氮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NUE)的重要技术措施。前人从单个因素水平对种植密度或者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及NUE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但...
[期刊论文] 作者:李国红,杨恒山,张玉芹,肖利,李莹莹,高聚林,,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13
以金山27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研究了农户模式(目标产量11.25 t.hm-2,以NH表示)、高产模式(目标产量12.75.thm-2,以GC表示)和再高产模式(目标产量14.25 t.hm-2,以ZGC1...
[期刊论文] 作者:肖利,杨恒山,张玉芹,李国红,李莹莹,高聚林,,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3
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花后衰老的差异性,为解析不同模式的产量差异、评价模式优劣和延衰调控提供理论指导。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农户(NH)、高产(GC)和再高产(ZGC)3种栽培......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克礼,高聚林,刘砚梅,李惠智,刘景辉,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4
针对内蒙古大豆主产区,以蒙豆5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旱作条件下,通过对不同施氮、磷、钾量和密度四项农艺栽培措施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建立了四项农艺措施与产量关系的数学...
[期刊论文] 作者:魏云山,高聚林,敖雪,丁素荣,张晓荣,李峰,,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14
以磷酸二铵、控释肥、复合肥、尿素及硫酸钾为研究材料,采用组成养分含量相同的常规施肥和2种一次性施肥方法,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群体生长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表明,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丽君,于晓芳,李强,樊丽,张卫中,高聚林,,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13
以吉育47大豆为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灌水处理对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大豆根系性状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枝期或开花期灌水,可增加根系鲜重、增强根系活力...
[会议论文] 作者:范秀艳,杨恒山,张瑞富,张玉芹,高聚林,王志刚, 来源:第十三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裴宽,高聚林,于晓芳,王志刚,胡树平,李雅剑, 来源:第十五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选用耐密性强,产量潜力高的优良品种与合理的种植密度的配套是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玉米品种间耐密性的差异分析,探索提高中国玉米品种耐密性的...
[会议论文] 作者:范秀艳,杨恒山,高聚林,张瑞富,王志刚,张玉芹, 来源:第十三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以高产春玉米"金山27"为供试品种,在3个施磷水平(P2O5100、150和200kg/hm2)下,研究了不同施磷方式(分层施磷和传统施磷)对春玉米根系特性和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重、40—60 cm土层根幅及根系活力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根系SOD和POD活性随施磷量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孟繁昊,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胡树平, 青格尔,,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4
【目的】探讨生物炭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生物学性质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阐明生物炭配施氮肥后,土壤碳氮含量及生化性质变化规律,旨在为合理培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春玉米...
[期刊论文] 作者:李强,高聚林,苏二虎,廉博,牛敏,邵志壮,谢田,,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5
[目的]优化大豆CDDP-PCR反应体系。[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对影响大豆CDDP-PCR反应的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d NTPs浓度和模板DNA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结...
[期刊论文] 作者:高聚林,刘克礼,盛晋华,任珂,隋启君,姜波, 来源:中国马铃薯 年份:2003
磷元素在植株体内的流动性较大,磷营养水平与块茎膨大密切相关,块茎是磷素的最终贮存库.叶片、地上茎、块茎中磷素浓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28%~0.51%、0.26%~0.58%、0.33%~0.49%,...
[期刊论文] 作者:屈佳伟,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胡树平,孙继颖,,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16
【目的】研究玉米根系时空分布对不同供氮水平的响应及其与植株氮素吸收的关系,对于充分挖掘氮高效基因型,探讨氮高效栽培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氮高效玉米品种(郑单95......
[期刊论文] 作者:屈佳伟,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胡树平, 孙继颖,,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4
阐明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分布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是挖掘品种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物学潜力,提高氮素供应与作物需求的匹配度,进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于博, 于晓芳, 高聚林, 胡树平, 孙继颖, 王志刚, 高,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份:2018
为达到玉米生产耕层最适深度(22 cm)和耕层最适土壤容重(1.1~1.3 g?cm-3),解决内蒙古平原灌区耕层浅、犁底层坚硬且厚的农田土壤结构问题,分别选用连续1、2、3、4年秸秆深翻...
[期刊论文] 作者:谢岷, 高聚林, 于晓芳, 王志刚, 孙继颖, 胡树平, 苏,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内蒙古50个气象站的1950-2011年的连续性日值数据集,基于显著影响玉米生长的气候因子(气温≥10℃的持续日数、年平均温度、气温年较差、≥10°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