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鄂栋臣,张小红,陈春明,王清华, 来源:极地研究 年份:1999
为了有效地监测南极菲尔德斯海峡断层的地壳运动 ,利用 GPS定位技术 ,将原有的二维平面形变监测网改造成三维空间形变监测网 ,并对 GPS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作了综述和分析 ,获得了水平方向优于 3mm,高程方向优于 6mm的监测精度。建立 GPS空间三维监测网在南......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优伟, 张胜凯, 鄂栋臣, 赵云, 来源:测绘地理信息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凯, 鄂栋臣, 周春霞, 沈强,, 来源:极地研究 年份:2006
本文首先结合卫星测高技术的发展,回顾了20多年来南极数字高程模型(DEM)研究发展的历史,并重点介绍了为处理Rdar8龇南极测图计划(RAMP)SAR影像进行地面验证而制作的高精度RAMWDEM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泽民,熊云琪,杨元德,鄂栋臣,, 来源:极地研究 年份:2013
南极冰盖DEM在南极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构建南极冰盖DEM的主要数据源来自于卫星测高。在已有的测高卫星数据中,ERS.1/GM和ICESAT在空间分辨率和精度方面存在互补关系,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程晓, 徐冠华, 周春霞, 王清华, 鄂栋臣,, 来源:极地研究 年份:200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对流层天顶延迟来反演大气中的可降水量.利用我国长城和中山两站1998、1999、2000年参加全南极GPS国际联测所取得的南极地区的GPS数据,组成各期GPS网;...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凯,鄂栋臣,闫利,姜卫平,, 来源:极地研究 年份:2006
为了给中国南极野外考察队提供DEM卫星影像图,在2002/2003年南极度夏期间,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队的大地测量工作者,在东南极Grove山地区,进行了地面控制测量。在覆盖面积达8000km~2的2000多米高的内陆冰盖高原区,在直升机和雪地车的支持下,利用Trim- ble4000ssi ......
[期刊论文] 作者:王清华, 鄂栋臣, 陈春明, 周春霞,, 来源:极地研究 年份:2004
南极地区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有 :极方位立体投影、横轴墨卡托投影、兰伯特正形圆锥投影等三种等角投影。本文在介绍了所有等角投影应满足的一般条件的基础上 ,分别详述了上述...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元德,熊云琪,王泽民,鄂栋臣,,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3
在南极冰盖选取不同实验区域对常用的六种插值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均方根预测误差和源数据均方根等评价指标对不同插值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克里金插值方法更适用于构建南极......
[期刊论文] 作者:鄂栋臣,何志堂,王泽民,张胜凯,,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份:2007
2004~2005年南极夏季期间,我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FG5绝对重力仪在长城站两个站点(C001和C002)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精度在±3×10-8ms-2以内,并同时进行了重力垂直梯度测量和水平梯度测量;利用2台LCR相对重力仪在韩国站、智利机场(2点)和菲尔德斯半岛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凯,鄂栋臣,黄继锋,王泽民,, 来源:测绘科学 年份:2008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至印度安达曼群岛西侧海沟的大地震达9级或者9级以上,引发的海啸造成了空前的灾难。本文利用中国南极中山验潮站2004年12月26日至29日的验潮数据,记录到了此次印度洋大海啸事件。海啸通过印度洋于震后12小时达到南极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清华,鄂栋臣,陈春明,黄声享, 来源:极地研究 年份:2001
中山站至 Dome- A考察是中国承担的“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 ITASE)计划的一部分。考察沿线布设有 GPS高精度定位点 ,通过两期观测数据的计算可知 ,考察沿线的冰川整体上以8- 2 4 m/a的速度向西北方向 (兰伯特冰川盆地方向 )流动 ,而且 ,越接近冰盖边缘 ,运动......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凯,左耀文,孔建,鄂栋臣,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年份:2016
江西是我国较早建成省级CORS的省份,江西省GPS基准站网监测系统(JXCORS)广泛运用在江西省测绘及其他行业。数据处理是JXCORS运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在处理过程中选取合适的解......
[期刊论文] 作者:黄声享,鄂栋臣,陈春明,王清华, 来源: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00
给出了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的线路图、纵断面图及距离中山站 68~ 4 64km路段的表面年积雪状况图 ,分析了海拔高度的测定精度。同时 ,就考察剖面的雪貌及常规气象 (包括大气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等 )特征进行了描述。......
[期刊论文] 作者:鄂栋臣,赵珞成,王泽民,罗志才,,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份:2011
2008~2009年南极夏季期间,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利用A-10便携式绝对重力仪和LaCoste&Romberg G相对重力仪在南极中山站及附近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立了高精度重力基准网。该网由3个绝对重力点和10个相对重力点组成,其绝对和相对重力测量的精度分别优于7.5×10-8 ......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元德,鄂栋臣,王泽民,袁乐先,,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份:2013
在中山站至Dome A条带区域,利用2002-10~2007-09的Envisat RA2数据,对交叉点分析中的单一法、静态法与动态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动态参考算法优于其他两种算法;②反射能量...
[会议论文] 作者:邓方慧;周春霞;王泽民;鄂栋臣;, 来源:201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3
  冰流速是冰川和冰盖的基础特征之一,也是冰川动力学模型的重要参数,对于研究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Lambert冰川-Amery冰架是南极冰盖最大的冰流系统,该地区物质平衡......
[期刊论文] 作者:万雷,周春霞,鄂栋臣,邓方慧,, 来源:冰川冻土 年份:2015
结合In SAR和ICESat测高数据,以东南极PANDA断面4个实验区为例,进行DEM生成研究.在干涉相位转换成高程前,引入ICESat测高数据作为控制点优化干涉对基线,消除基线线性误差趋势...
[期刊论文] 作者:艾松涛,王泽民,谭智,鄂栋臣,闫明,,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13
Pedersenbreen冰川是位于北极新奥尔松小镇(Ny-lesund)附近的一条多温山谷冰川,该冰川从2004年开始被列为中国长期监测的两条冰川之一.利用2009年中国考察队员在Pedersenbree...
[期刊论文] 作者:张胜凯,左耀文,鄂栋臣,肖峰,, 来源:测绘科学 年份:2018
针对南极地区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解算结果精度较差的问题,该文通过选取合适的解算策略来得到高精度的解算结果。采用GAMIT软件对我国南极地区的长城站、中山站及周边的11个IGS站进行数据处理,对比分析了不使用天线相位中心改正模型以及相对和绝对天线相位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杨元德,汪海洪,鄂栋臣,黄金维,,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年份:2011
分析表明海域的两类基本波形类型为镜面和散射波形,提出了波形移动相关分析,用于复杂海域波形分类。在近海和南极海域实验区,对ERS-1回波信号波形分类。结果表明,脉冲峰值、-β5和波形移动相关分析均可进行波形分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