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09
商业片票房过亿不一定是坏了良心,但拍电影让人看不下去肯定是可耻的,不管商业片还是艺术片    陈国富找到高群书之前,老高正为《四大名捕》选景。到了云南、西藏和新疆后,一种越来越强烈的荒凉感抓住了这个壮硕、硬朗的北方汉子。“我永远也忘不了,从云南......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09
不知从哪年起,所有电影内容都变得无关紧要了,所有人关心的都是钱:卖了几千万?大家关心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放完之后的一个结果,我觉得这太逗了      在《狼灾记》的海报和片花上,赫然打着“大导演田壮壮作品”。任何一个导演自称“大导演”,取得的效果就......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09
10年前,香港导演陈德森拿着《十月围城》的剧本到处去跟人谈投资,在他的计划里,要搭建一座城池,真实还原1905年的香港中环。听了这个计划,10个人里有7个扭头就走,还有两个劝他不要再发疯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就是陈可辛。  那是1999年,香港电影的艰难时世: ......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2010
在唐宁街10年,切丽·布莱尔一直是英国媒体聚焦和争议的对象,跟她那个在公众面前始终谦和、谨慎、模范的丈夫比起来,要在任性率直的大嘴巴切丽身上挑刺儿容易得多。首相夫人...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招商周刊 年份:2006
周瑞金说,《改革不可动摇》这篇文章没有后台,写作过程中没有人授意,更没有错综繁复的政治关系。这不过是一个老新闻人的职业习惯,几十年练就了一支笔,有看法,有思考,就应该...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09
林徽因的父亲、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林长民,不无骄傲地对徐志摩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彼时林徽因刚满1...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09
《风声》说的是乱世中一群各执任务、各怀立场的人的情怀、进退与宿命。剥到这一层,“老鬼”到底是谁,就不成为问题了  对那些看过原著的人,电影《风声》将是一段意外的旅程。迷宫依然是那座迷宫,逃逸依然是那场逃逸,但是通道以及出口已经完全改变。所以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06
中医引起舆论反对的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个行业长期鱼龙混杂,有些人反对中医,其实是反对假中医干祖望,1912年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县。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09
全世界都被太多更表面化的所谓中国样式的绚丽给吸引了,而这些具有独立精神的实践,至今没得到严肃的学术梳理The world has been drawn to the beauty of the so-called Ch...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08
悲伤是一种慢性疾病,温暖只是一粒缓释胶囊。只有长期的心理干预,才能缓释灾民们内心的忧伤。    2008年5月14日,绵阳市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年约3岁的女童,被救援队送来的时候,她的双手和右腿受到严重压伤,尤其是两只小手上有几道深深的伤口,皮开肉绽,“肿起老高,像两......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9
维也纳的Albertina博物馆门前,人们冒着寒风排起了长队,他们大多是冲着丢勒来的。早在2012年,德国日耳曼国立博物馆举办过一次丢勒大展,被认为是40年来最大规模的丢勒展。高昂的保费和艰难的协调借展,让专家们预言,同等规模的展览未来十年内都将不可复制。但这一次,仅......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9
图/本刊记者 大食关于翻译:买爆了的“禁书”  人物周刊:当时怎么会去翻译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韩少功:都是很偶然的机缘。最开始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公共外语是很糟糕的,那时候我已经当爸爸了,家务事不少,自己又喜欢创作,耽误很多时间,有些副课就没往心上去。英语当时......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8
第二次再看伊莎贝拉·史都华·嘉德娜博物馆(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的时候我特意喝了酒,博物馆餐厅提供酒品真是贴心的创举,它默许了你在一种微醺的状态下欣赏艺术品。嘉德娜博物馆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并不像一座博物馆,而是一个由花园、同廊和古宅组成的......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8
杨重光的花园在当地小有名气,路人为我指明了方向。刚走近栅栏,就看见满园的春天夺门而出。这其实是杨太太的花园,花园的主人,头上顶着遮阳帽和毛巾,双手泥土出来迎客。隐在安徽市郊的“莫奈花园”,曾经作为中国私家花园的代表获颁“世界最美花园”的奖项,它呼应着法国......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8
走进胡顺香的展厅,被墙上一句话惊到,“我被判活下去”,下面写着1988-2018,看起来有点像生卒年代,但是她活生生地扑面走来,黑色大西装扎住不盈一握的腰身,从侧面看,像刀片一样薄。今天是她30岁生日,这场个展,像年轻艺术家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也是一次跟过去的告别仪式。 ......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8
他设计的很多书籍已经成为设计界的传说,有些也引起不小的争议: 《蚁呓》 全书没有文字,只有细小蚂蚁以不同形式在雪白的书页上爬过; 《设计诗》 把诗句拆解成设计元素,这本书骂的人最多,但也拥有一批狂热的粉丝; 《不哭》 收录了十八个社会底层民众的故事,他为每个故事......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9
图/李毓琪  走进宋冬的工作室仿佛走进了一个旧式家具回收点,过道里堆满了从各处回收得来的旧窗棂、旧门框,他们家长期接受朋友捐旧物,太太尹秀珍的装置作品常常需要廢旧衣料,周围朋友就会把闲置的衣服捐过来,宋冬作品里的许多旧吊灯,也来自这样的馈赠。  宋冬最......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7
乔治·德·基里科,乔治·莫兰迪,听说这两个乔治,生前关系并不太好。但是,基于意大利现代主义双峰合璧式的光芒,他们还是在中国联袂了。    在1919年,乔治·德·基里科曾经致信当时的文坛巨擎阿尔登格·索菲奇(Ardengo Soffici),请他帮忙联络一位名叫乔治·莫兰迪的......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8
90年代初,他在香港做展览,作品一幅都没卖掉,看见香港花花世界,指望能挣一点钱给老婆孩子买东西,回家好有交代,结果很失落。画廊跟他说,“梁老师,你的画格调太高,很难卖啊。能不能把格调弄低一点?”  “一幅画如果两年了还改不到满意,就判死刑了,必须销毁,流出去会难为情。......
[期刊论文] 作者:蒯乐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9
圖/钱东升  上海作协所在的爱神花园,像过去大户人家的小姐,后来下嫁普通人家,身段儿和贵气还在,也学到了朴实。老式折衷主义的建筑,有着罗马立柱的门廊、气派的走道、盘旋而上的转角楼梯,让人联想起衣香鬓影的旧式舞会,但现在因地制宜,到处堆满了纸箱,以及落满浮灰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