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运松,李道博,陈程,韦玉山,吕海辰,韩佳钰,董颖雪,尹晓盟,高连君,夏云龙,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2021
目的分析罹患恶性肿瘤对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的影响,探讨射频消融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选取2008年5月30日至2018年9月30日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次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恶性肿瘤合并房颤患者,设......
[期刊论文] 作者:董颖雪,张树龙,赵宏伟,赵春月,高连君,杨东辉,夏云龙,尹晓盟,林治湖,杨延宗, 来源: 年份:2007
目的肺静脉电隔离(PVI)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手段,心房电重构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研究PVI对急性心房电重构的影响并揭示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成年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VI组。应用硫代巴比妥钠麻醉后分离并结扎双侧颈交感迷走神经干......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树龙,赵春月,杨春华,董颖雪,高连君,杨东辉,赵宏伟,尹晓盟,林治湖,杨延宗, 来源: 年份:2008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干预对心房电重构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为排除交感神经对心房电重构的影响,3组犬均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效应。A组10只犬快速心房起搏过程中无迷走神经干预,B组8只犬应用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效应,C组6只犬在快速心房起搏过程中同......
[期刊论文] 作者:董颖雪,郭萌,杨延宗,高连君,查咏梅,解泽宙,张树龙,孙颖慧,王莹琦,夏云龙,Javin Boodhna,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11
目的 评价单腔起搏(VVI)和双腔起搏(DDD)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重构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3年1月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的随访资料,评价VVI和DDD两种不同起搏方式患者左心系统重构与瓣膜反流、心脏功能、血栓与心房颤动事件发生率......
[期刊论文] 作者:张树龙,董颖雪,高连君,杨东辉,赵春月,赵宏伟,尹晓盟,刘金秋,林治湖,杨延宗,,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2007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对心房电重构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3组,3组犬均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效应。A组(10只):心房电重构过程中无迷走神经干预:B组(8只):应用阿托品...
[会议论文] 作者:江雪,张树龙,王红霞,丛涛,常栋,董颖雪,夏云龙,尹晓盟,高连君,李汇华,杨延宗,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年会暨第五届扬子江心脏论坛 年份:2014
[期刊论文] 作者:常栋,褚振亮,丛培鑫,高连君,张树龙,夏云龙,尹晓盟,董颖雪,张荣峰,杨延宗, 来源: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观察去神经效应对环肺静脉消融( CPV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F)远期成功率的影响,探讨去神经效应在CPVA治疗PAF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顺序入选106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有临床症...
[期刊论文] 作者:刘飞,高睿媛,高连君,董颖雪,肖宪杰,张荣峰,于晓红,孙源君,尹晓盟,夏云龙,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19
目的 评价采用STSF导管进行肺静脉隔离(PVI)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48例行PVI的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STSF消融导管的24例为STSF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婷,董颖雪,杨延宗,高连君,夏云龙,尹晓盟,贾崇富,丛涛,赵威瑾,江雪,林治湖, 来源: 年份:2012
右旋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而右旋心合并单心房、永存左上腔静脉,经外科手术治疗存活患者则更为少见。本文报道了1例复杂先心病同时存在窦房结、房室结功能障碍而成功于上腔静脉内植入起搏电极导线的病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荣峰,夏云龙,王楚楚,高连君,尹晓盟,常栋,丛培鑫,董颖雪,张树龙,凃欣,王擎,杨延宗, 来源: 年份:2013
目的报道携带基因突变的心房颤动患者3 例经导管消融随访结果。方法收集我院住院行导管消融同时证实为基因突变携带的心房颤动患者3例,并分别进行46、64和38个月的随访,观察其消融结果。结果3例患者的突变基因为:1例位于KCNA5,2例位于NPPA。KCNA5基因突变患者为61岁......
[期刊论文] 作者:刘金秋,刘莹,高连君,夏云龙,董颖雪,李真,杨东辉,王莹琦,洪丽,潘晓杰,张树龙,杨延宗, 来源: 年份:2008
目的研究家族性电紊乱性心脏病高危患者,未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长期预后。方法13例患者中11例长QT综合征(LQTS)、2例Brugada综合征,均有心脏性晕厥。男性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4±19)岁。6例(46%)因心跳骤停住院治疗。4例LQTS植入起搏器,平均随访(7±4)年。结果11例(85%)患......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东,臧小彪,张树龙,王野,王小会,侯丽娜,何明哲,常栋,尹晓盟,董颖雪,夏云龙,高连君,杨延宗,, 来源: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年份:2012
目的通过比较体表心电图起搏QRS波群的时限,判断心脏超声和传统X线透视对右室起搏部位的定位差异。方法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60例,固定角度的X线下将右室起搏部位分成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