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任皓晨, 赵军,,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2004
基于甘肃省1998~2003年土地详查与变更调查数据,采用计量地理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及省内各地区的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付彩菊, 潘竟虎, 赵军,, 来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年份:2006
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运用GIS方法,对额济纳旗1986-2000年以土地利用类型为表征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年来该区草地、林地、水域、耕地面积减少,居民工矿建...
[期刊论文] 作者:赵军, 杨东辉, 潘竟虎,,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0
根据分产业建模的思路,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面积权重、反距离加权、距离衰减加幂指数的GDP数据空间化方法,实现了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础的兰州市500 m×500 m格网GDP数据空间...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瑶,潘竟虎,罗晶,, 来源:遥感技术与应用 年份:2015
基于2014年8月15日的Landsat 8影像,通过劈窗算法反演西安中心城区地表温度,定量测算热岛中心范围。估算多种地表能量分量,分析热环境格局与地表能量分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刘扬, 石培基,, 来源:土壤 年份:2011
以乡镇为研究单元,从土地利用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土地利用现状和效益等5个方面,建立区域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水市土地利用程度进...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赵军,董晓峰,, 来源:干旱区研究 年份:2008
动态监测和模拟土壤侵蚀的发育及演化过程,对于区域水土保持与环境修复工作意义重大。以黄土丘陵区魏沟流域为例,基于遥感融合影像和GIS技术,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其1998年和2004年的土壤侵蚀量,并分析了土壤侵蚀与其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姚缘平迎,, 来源: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年份:2017
大都市阴影区是由于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因集聚、辐射作用的不同组合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发展落差现象。本文介绍了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利用Huff模型、K-means聚类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划分了都市圈的影响圈层与范围,界定了2012年都......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传华,潘竟虎,赵军,, 来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年份:2007
基于兰州市2005~2006普通住宅数据,利用空间分析中点模式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房价与区位因子的线性回归分析,空间插值方法等,对兰州市普通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石培基, 孙鹏举,, 来源:中国土地科学 年份:2009
研究目的:对甘肃省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和管制分区,提出各分区内土地利用方向、战略对策和管制措施,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董晓峰,王建华,, 来源: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份:2005
应用HIS变换、主成分变换和Brovey变换等3种影像融合方法对Qu ickB ird多光谱和全色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并利用标准偏差、相关系数和偏差指数等指标对融合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利用基于融合后的高分辨率影像对魏沟流域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的遥感调查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刘普幸,赵军,, 来源:土壤 年份:2008
基于研究区1986年Landsat TM和2000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资料,综合运用遥感与GIS技术手段,结合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就近15年来黑河下游额济纳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引起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草地、林地、水域、耕地面积减......
[期刊论文] 作者:汪明冲,潘竟虎,赵军,,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7
在GIS软件ArcMap和ArcView的支持下,建立研究区的空间数据库,利用GIS软件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空间离散化为10 m×10 m的栅格,生成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所需的各因子栅格图;借助GIS软件的地图代数运算,将各因子连乘,得到土壤侵蚀量栅格图,在此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汪明冲,潘竟虎,赵军,,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以水土保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采用野外调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项目实施前后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出了项目区土壤侵蚀面积、输沙模数及空间分布信息。利用软件Fragstats3.3对项目实施前后的2个时期栅格格式的土......
[会议论文] 作者:高小琛,石培基,潘竟虎,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1
甘州区深居内陆,位于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二山,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形成了闻名遐迩...
[期刊论文] 作者:贺蕾,潘竟虎,董磊磊,, 来源:遥感技术与应用 年份:2020
房屋空置率是衡量房地产市场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和全国土地覆盖数据,对房屋空置率进行空间识别。利用微博签到数据,通过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和热力分析对居民活动空间强度进行分析,从"鬼城"指数排名靠前的100个城市中随机选择30个样本城市......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玉婷, 石培基, 潘竟虎,,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12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危害较大。研究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及其区域差异,可为土地利用合理开发及土地利用规划提出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石培基, 董晓峰,,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08
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城市腹地范围,是保证一定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合理功能整合的关键,也是对城市经济区进行各项研究的基础。通过构建衡量城市综合规模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石培基, 赵锐锋,,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10
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在地域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聚集效应和保持土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存在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多目......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石培基, 董晓峰,,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年份:2008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甘肃城市化发展进程出发,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总体用地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潘竟虎, 靳学涛, 韩文超,,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1
目的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