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汪芳裕,李绍白,张文英,唐望先,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5
采用半乳糖胺(Glactosamine,GaLN)所致大鼠急性肝损害模型,观察中药“8591”对肝脏酶组织化学及血清酶学的影响。结果表明“8591”对促进肝损害后肝组织多种酶类活性的恢复有...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张文英,李品兰,李绍白,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2
单克隆抗体对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已有文献论述。但是有关生物导向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IL-2R以及TFR表达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探讨了抗AFP-F(ab)2-Ad...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李品兰,张文英,李绍白,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作者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硬化、肝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变化。其中肝硬化(LC)、肝癌(PHC)组的CD_8的阳性细胞分别是34.72%、38.93%,正常对照组为27.30%,与正常...
[期刊论文] 作者:阎福林,李绍白,王志伟,任恒甫, 来源:新乡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4
研究目的探讨苯酞类天然产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方法以邻苯二甲酐为底物,首先引入丁烯基,再进行烯丙位氧化,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通过丁基锂反应,得到了具有药物活性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杜荔菁,唐望先,张文英,李绍白, 来源: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1998
目的: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方法:通过检测血清ALT及各种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的变化,并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绍白,张少明,吴凯,李裕林,, 来源:化学试剂 年份:1992
在合成苯酞类化合物时,正戊酸是参照文献用醇制备羧酸的方法进行制备。我们现拟用正戊醇来制备正戊酸。首先用加热至沸的浓硝酸氧化正戊醇,但得到的是比所用醇少一个碳的正...
[期刊论文] 作者:杜荔菁,唐望先,张文英,李绍白, 来源: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年份:1998
目的:探讨中药肝炎平对急性肝损害的防护作用。方法:用D-氮基半乳糖(D-GalN)制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氮酶活性(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期刊论文] 作者:王茜,李绍白,李裕林,潘鑫复,, 来源:有机化学 年份:1986
本文报道了赤式苄基酒石酸甲乙酯(3)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其~1H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与预期的结构一致。这个方法对合成其它具有赤式酒石酸结构的天然产物有一定的参考价...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绍白,唐望先,张文英,过晋源, 来源:武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各项肝功能检测数据用计算机处理,筛选出对判断慢性肝病有一定参考意义的主要血清生化指标,井建立逐步回归方程,经回代与预测,与肝组织活检病理...
[期刊论文] 作者:过晋源,唐锦治,李绍白,徐惠珍,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份:1985
在正常情况下,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肝脏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各种凝血因子除钙离子及部分Ⅷ因子外,均在肝内合成。纤溶酶原、抗纤溶酶及抗凝血酶Ⅱ及Ⅲ也...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张文英,李绍白,李品兰, 来源: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作者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硬化、肝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变化。其中肝硬化(LC)、肝癌(PHC)组的CD_8的阳性细胞分别是34.72%、38.93%,正常对照组为27.30%,与正常...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杜荔菁,张文英,李绍白,,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年份:1997
目的与方法实验采用 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肝脏酶组织化学的变化,探讨硫普罗宁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结论硫普罗宁可显著改善因D-...
[期刊论文] 作者:唐望先,李品兰,张文英,李绍白,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林菊生,李绍白,王家駪,过晋源,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林菊生,李绍白,王家駪,过晋源, 来源:中华肝脏病杂志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绍白,杨大国,梁扩寰,过晋源, 来源: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1984
[期刊论文] 作者:杨大国,李绍白,林宝英,过晋源,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兴明,李绍白,李裕林,张少明, 来源:精细化工 年份:1996
报道了蛇床酞内酯及其立体异构体的合成,其中格氏反应及酯交换环合工作的关键步骤,产物蛇床酞内酯及其立体异构体均IR、HNMR和MS鉴定。...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克成,李绍白,翁绍纪,雷春,叶平, 来源:胃肠病学 年份:2001
背景: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单用均难以完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体外研究证明,拉米夫定(LMD)和Penciclovir[泛昔洛韦(FCV)的活性代谢物]联合应用对HBV复制具有相加或协同抑...
[期刊论文] 作者:杜荔菁,林菊生,李绍白,陈春莲, 来源: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年份:1999
为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53 在肝癌细胞中的变化, 本实验对38 例人肝细胞癌组织p53 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并与其临床和病理观察进行了比较研究。免疫组化检查显示, 15例肝癌组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