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4
前不久北京大学发布了全国第一份《屌丝生存状况报告》,这是一份严肃的学术报告。《屌丝男士》更是火了良久,在电视、报纸上被热烈讨论。看起来屌丝这个词算是能在书面语里活下来了。与此同时,跟“屌丝”出身差不多的一干粗口也纷纷精神抖擞地出席于大庭广众,和正式......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4
围绕着玉林狗狗的杀伐命运,对峙的双方从观点之争到行为冲突,步步升级:先有抗议者游行示威,继而被声讨的饭店摘下招牌,涂改菜单,然后有商家当街虐狗逼解救者出高价,再闻食客不理抗议该买买该吃吃,又有食客被打……心理学里一个重要的现象——共情,在一连串事件中被演绎得......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4
曹紅蓓  (作者系心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什么都有假的,包括一个人自以为的性取向。当心理咨询中的个案自称爱同性,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同性恋究竟是他/她真正的性取向,还是他/她心理问题的表现。  金赛几十年前的性学报告中提到过人......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从1954年开始的“三好学生”评选,以固定的评选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标准,在中国的所有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行了近50年。 “三好”成为几代学生追求的目标和荣誉,也成为社...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4
“全球文化市场像一个超级市场,我们的文化像土特产,越土才越有身价。传统文化热起来,其实是以更深的方式卷到全球化的逻辑中去。”“The global cultural market is like...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4
继公共生活巨大的喧嚣逐渐消退后, 中国人尚未来得及学会在私生活里自处。 在家里,比看书更枯燥的是看电视 剧,比看电视剧更枯燥的是看配偶,比看 配偶更枯燥的是,没什么可看...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4
性无知和因性无知引起的婚姻危机或疾病蔓延,这是我们能看见的直接后果。然而这并非最严重的后果Sexual ignorance and the crisis of marriage or the spread of disease...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4
经历了性息空间的历史性曲线发展后,目前的情况是,社会地位越低,性息占有量越少。这种性信息的不对称,极有可能以性犯罪的方式表现出来After experiencing the historical...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6
夜色里,城市的表情比白天更清晰,东部和西部之间的气质差异也因此更加明显在触碰东西之间的不同人物之前,先去一东一西两家著名的夜店看看。西边的盒子咖啡馆清华东门外一处...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中国正在成为新的国际旅行目的地,以及最大的国际资金流入国。2003年,中国入境外国人人数达到2200万,是20年前的10倍。他们中的一部分最终会留下来,成为这个国家肌体中的一分...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越来越多的女性会部分或全部地成为全职太太,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做一个阳光的、快乐的全职太太也并非不能More and more women will become part-time or full-time ladies,...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今年6月21日,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萨特的百年诞辰。作为哲学家,萨特是中国“80年代新一辈”的精神情人,人们经由他的启蒙而觉醒了“自我”。和萨特的初恋,充满激情,无比...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1943年11月,《明日文艺》刊载萨尔脱(萨特)短篇小说《房间》译文。1947-1948,中国早期对存在主义作品集中介绍时期。1955年9月,萨特与波伏娃作为“进步作家”应邀来华访问。6...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05
母文化失落感,使他们孤独,他们的抑郁,是文化差异间弥漫的一种乡愁般的情绪The sense of loss of motherhood, making them lonely, their depression, is a nostalgic mood f...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人们在共同旗帜的号召下聚集起来组成沙龙,再在沙龙中追求最大的个性差异。在这里,我们把共同点,作为沙龙归类的标准。People gathered under the banner of a common ban...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他们都是这个时代里我们身边的人物。因为一些特殊的背景,在他们的举止和呼吸中,已经有了挥之不去的 法国味道。属于他们的法国,不在别处,而是在思想、在事业、在生活,在意想...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最早把西式沙龙移植到中国的,是清末来华的洋人。后来,教会大学学生又把它流传开来。地道的西式沙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颇为风行。作家程乃珊记述了当时上海的两种主...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今天,沙龙从内容主题到参与人员.都跳出了学术、艺术的圈子。现在是人人皆可沙龙.事事皆可沙龙。事实上。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沙龙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而在中国的行进过...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你现在还看《读书》吗?”当这样的话成了老读者间的寒暄,对“那时《读书》”的怀念就漫卷而来“Do you still look at” reading now? “When such words become greetin...
[期刊论文] 作者:曹红蓓,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年份:2014
这一年,一些大外企在华执行了大规模裁员计划,国企迎来新一轮买断潮,某些行业仍保持着年终总要裁人的惯例……年关将至,职场上的你还好吗?  解雇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往往被低估。由此,企业管理者在执行裁员时可能会简单粗暴,而因裁员过程不当给企业造成的实际损失,甚至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