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孙德建,陶增厚,何国柄,许金范,李肖彭,郑学修,林景翰,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81
[期刊论文] 作者:张本华,许锦江,林景翰,赵云孝,李中兴,陈乐义,孙德建,袁以真,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64
[期刊论文] 作者:袁以真,史宗俊,任燕芬,施恒华,张敏琦,石福田,孙德建,赵庆,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0
本文于1985年在国内开始应用计数蚊胃摄入微丝蚴数与供血者同量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的方法,观察淡色库蚊吸血时的微丝蚴摄入量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以3组共16例不同密度微丝...
[期刊论文] 作者:袁以真,孙德建,陈韶红,裘丽姝,薛海筹,朱震霞,史宗俊,,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2
本文报告以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作Dot-ELISA检测丝虫病人抗丝虫抗体的初步结果。62例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6.8%,49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5...
[期刊论文] 作者:史宗俊,孙德建,王兆俊,陶增厚,潘士贤,刘心机,张绍清,欧作,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1
本项成果是在卫生部领导下,经40多年几代人努力完成。以淋巴丝虫病(以下称丝虫病)病原生物学特性为基础,通过对丝虫病传播动力学和传播阈值的研究,首先确立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
[期刊论文] 作者:史宗俊,谢瑾灼,胡杏林,李中兴,任燕芬,孙德建,徐树人,袁以真,沈炳贵,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阐明丝虫与细菌感染对马来丝虫病急性淋巴管、淋巴结炎反复发作的作用。 [方法 ]1逐月访视病人 ,观察急性炎症发作季节消长。2在急性期患者的炎症部位取样作细菌培养...
[期刊论文] 作者:段绩辉,罗亨桥,张开仁,张明,曾祥卫,李正祥,彭欣荣,向远银,孙德建,伍卫平,,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7
目的观察传播阻断后班氏丝虫病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微丝蚴密度消长、持续时间及人群新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湖南省吉首市儿科坨寨作为观察点,进行22年纵向观察(1984-2005年),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史宗俊,孙德建,徐淑惠,王兆俊,陶增厚,潘士贤,刘心机,张绍清,欧作炎,朱素贞,, 来源:医学研究通讯 年份:2000
中国原是全球流行淋巴丝虫病(简称丝虫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64个县、市流行丝虫病,防治前有病人3099.4万,受威胁人口3.3亿。1956年中共中央颁布...
[期刊论文] 作者:袁以真,史宗俊,任燕芬,施恒华,张敏琦,石福田,孙德建,赵庆法,黄倩,孙家振,李建旭, 来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0
本文于1985年在国内开始应用计数蚊胃摄入微丝蚴数与供血者同量末梢血微丝蚴数相比较的方法,观察淡色库蚊吸血时的微丝蚴摄入量及幼丝虫发育成熟率。以3组共16例不同密度微丝...
[期刊论文] 作者:袁以真,史宗俊,任燕芬,施恒华,李建旭,赵庆法,张敏琦,黄倩,孙家振,石福田,孙德建,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8
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太平洋亚周期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塔希提等地,经过多年的乙胺嗪防治,人群微丝蚴率和密度均已降至低水平。但终止防治措施后,微丝蚴率和密度逐年回升。关于回...
[期刊论文] 作者:仲崇祜,张涤生,朱家恺,邓莲芳,孙德建,凌桂明,谢桐,江鱼,赵伟鹏,鲁功成,彭轼平,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8
建国以来,我国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地保护了流行区人民的健康。迄1987年底,全国864个流行县(市)中,已有781个(90.4%)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但是,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史宗俊,孙德建,王兆俊,陶增厚,潘士贤,刘心机,张绍清,欧作炎,朱素贞,李庆俊,常江,吴让庄,邓珊珊,郑贤球,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1
本项成果是在卫生部领导下 ,经 40多年几代人努力完成。以淋巴丝虫病 (以下称丝虫病 )病原生物学特性为基础 ,通过对丝虫病传播动力学和传播阈值的研究 ,首先确立以消灭传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