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97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中福,孙其信,刘志勇,黄铁城,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1997
选用我国的22份普通小麦、7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及来自国外的17份斯卑尔脱小麦等共46份材料,利用RAPD标记进行小麦品种、亚种及种间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分析扩大杂交小麦育种亲本遗传基础和......
[会议论文] 作者:宋广树,彭惠茹,倪中福,孙其信, 来源:2012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中福,张义荣,梁荣奇,刘广田,孙其信,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02
采用微卫星 (SSR)分子标记技术 ,选用 2 3个D染色体组特异性引物对来自CIMMYT的 2 6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D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2 6份材料在D染色体组...
[期刊论文] 作者:吴利民,倪中福,王章奎,林展,孙其信,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01
为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以一套双列杂交组合的苗期叶片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杂种及其亲本间MADS-box、G-box、Ser/Thr蛋白激酶、EIF-4A、ARF1基因家族...
[期刊论文] 作者:马晓娣,彭惠茹,汪矛,王丽,孙其信,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2004
对作物耐热性进行评价,是耐热性机制研究和耐热性品种选育的基础。在综述了作物耐热性评价的基础、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展望了作物耐热性评价的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春,孟凡荣,尹钧,任江萍,孙其信,,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7
DNA甲基化(m^5 C)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甲基结合域蛋白(MBD)是能特异识别甲基化位点的反式作用因子。为了探讨小麦中MBD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以拟南芥MBD基因的EST为基......
[期刊论文] 作者:胡中立,孙其信,张修富,宋运淳,张启发,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4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间的互作大量存在, 其数量甚至远多于单标记分析所检测到的QTL. 以分子标记型代码的复合原则为基础, 探讨了单标记定位QTL的相关分...
[期刊论文] 作者:王瑞,吴华玲,张铭,倪中福,孙其信,,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年份:2013
WRKY是植物中特有的锌指型转录因子,其广泛参与植物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本研究从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中分离出一个新的WRKY转录因子基因TaWRKY51,其全长cDNA序列...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中福,张义荣,梁荣奇,刘广田,孙其信,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3
本研究采用微卫星 (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我国不同生态区的 6个春小麦品种 (系 )及北方冬麦区的 17个冬小麦品种 (系 ) D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2 3个微...
[期刊论文] 作者:倪中福,张义荣,梁荣奇,刘广田,孙其信,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2
采用PCR方法对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及密穗小麦在Glu A1、Glu B1和Glu D1位点上 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y亚基基因在分子水平上的多...
[会议论文] 作者:王振忠;梁永;陈永兴;孙其信;刘志勇;, 来源:第三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年份:2012
  普通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培育抗病品种,提高小麦品种抗病性,是控制小麦白粉病最...
[会议论文] 作者:倪中福,张义荣,梁荣奇,刘广田,孙其信, 来源: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2
遗传多样性评价是小麦种质资源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基础.遗传差异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包括形态性状、新缘系数、生化标记(同工酶和种子贮藏蛋白)及分子标记等,其中分子标记被认...
[期刊论文] 作者:崔国惠,倪中福,吴利民,李元清,孙其信,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2
通过对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和普通小麦品种间两组亲本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及 30个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双列杂交杂种和 2 0个普通小麦品种间双列杂交杂种优势及...
[期刊论文] 作者:辛明明,彭惠茹,倪中福,姚颖垠,孙其信,,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7
小麦是中国第二大口粮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高产和稳产一直是中国小麦的首要育种目标。小麦起源于温带,属喜凉作物,生长季节内的高温对生长发育会产生不利...
[期刊论文] 作者:姚颖垠,倪中福,陈荣敏,吴利民,孙其信,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2005
杂种优势的形成与杂种一代中亲本基因的表达方式改变有关.为深入研究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利用通过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方法获得的小麦Rab类GTP结合蛋白基因片段为探...
[期刊论文] 作者:赵献林,夏先春,刘丽,何中虎,孙其信,,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7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约占种子贮藏蛋白的1/3,对面团延展性和食品加工品质有重要影响,是小麦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其基因拷贝数较多,分子量小,且在电泳图谱...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新泉,宋星,杜金昆,倪中福,孙其信,,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7
【目的】系统分析不同小麦种的细胞质基因组遗传差异,用以发掘和利用新的小麦种质资源。【方法】采用24个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斯卑...
[期刊论文] 作者:吴华玲,倪中福,姚颖垠,郭刚刚,孙其信,,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2008
WRKY转录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反应、激素响应以及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生理活动.但是,对小麦WRKY家族基因目前还缺少系统的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文中采用E...
[期刊论文] 作者:崔国惠,倪中福,吴利民,李元清,孙其信,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1
本研究利用6个普通小麦品系与14个从国外引进的斯卑尔脱小麦杂交,研究了种间杂种优势表现,并探讨了扩大杂交小麦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和构建种间杂种优势群的途径.连续两年的试...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新泉,刘鹏,韩宗福,倪中福,孙其信,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2004
采用基因组微卫星SSR和EST-SSR分子标记,对28份普通小麦(Triticum vulgare)、13份斯卑尔脱小麦(T.spelta)和11份密穗小麦(T.compactum)群体内(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