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园,田文仲,吴少辉,张学品,冯伟森,杨洪强,张灿军,, 来源:山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5
以旱地小麦区试对照品种洛旱7号为材料,以"1235"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依托,研究旱地小麦高产特性及配套的栽培技术,以期带动和提升中低产田的产量水平,为豫西旱地乃至全...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园,郭国安,田文仲,杨子光,吴少辉,高海涛,张少澜,张灿军,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17
在黄淮冬麦区旱作条件下对20个旱地小麦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超过6000 kg/hm~2的品种有7个,即西农928、长6359、洛旱6号、衡136、西农219、洛旱7号和长旱58;...
[期刊论文] 作者:张灿军,吴少辉,高海涛,张学品,段国辉,杨洪强,温红霞,,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7
洛旱6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水旱协调选择混合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抗旱节水、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旱地小麦新品种。2004年以来,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杨洪强,田文仲,吴少辉,张园,张学品,冯伟森,张灿军,,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4
利用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较对照增产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数据,分析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随品种育成年份的推进,小麦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学品,冯伟森,吴少辉,田文仲,张园,杨洪强,李团飞,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2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冬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机理,选用12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在干旱胁迫和自然降雨2种环境条件下,研究干旱胁迫对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园,吴少辉,晁军红,田文仲,张学品,冯伟森,杨洪强,,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3
为评价黄淮旱作区主栽小麦品种的需水特性,选取黄淮地区大面积推广的3个旱作小麦品种,对其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的需水特性、株高、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灌水条......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涛,张灿军,吴少辉,张学品,段国辉,吴少方,谢惠民,,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6
为进一步完善水旱协调选择混合小麦育种方法,以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充分灌溉、旱作雨养单株稀播、旱作雨养产量比较和干旱棚抗旱性鉴定3种生态环境4种处理,分别研......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学品,高海涛,段国辉,吴少辉,杨洪强,冯伟森,牛鑫,,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7
以4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条件下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粒重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存在差异,洛旱6号、洛麦21号和豫麦49不同播期之间的籽粒千粒重......
[期刊论文] 作者:杨子光,王书子,吴少辉,段国辉,张学品,潘永,张现坤,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6个小麦品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不育小穗>小穗数>千粒重>穗下节长>穗粒数>有效穗数>株高>最高群体;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学品,吴少辉,段国辉,王艳芳,杨洪强,李瑜,牛鑫,,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对1999—2004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洛旱3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抗旱性突出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0.93577),......
[期刊论文] 作者:王翠玲,张灿军,王书子,高海涛,吴少辉,杨子光,张向召,, 来源:小麦研究 年份:2001
对1997—2000的区试试验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洛旱2号丰产性好,稳产性突出,抗旱性明显优于对照豫麦2号,是一个产量高而稳、抗旱性突出的旱地小麦...
[报纸论文] 作者:讲述人 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监测站政委 吴少辉 倪子纯 薛全魁 整理, 来源:解放军报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段国辉,高海涛,张学品,吴少辉,温红霞,余四平,马飞,李团飞,,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6
通过对1989~2004年河南省高肥区试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发现:15年来,高肥小麦区试产量呈递增趋势,随着产量的增长,三要素中千粒重的增长最多,其变异系数也最大,其次是...
[期刊论文] 作者:田文仲,张园,张学品,张少澜,段国辉,吴少辉,高海涛,朱云集,,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17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在河南省温县高产区监测了冬小麦不同种植模式麦田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变化动态,研究了优化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等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王翠玲,高海涛,王书子,段国辉,吴少辉,张学品,吕树作,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03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用黄淮南片大面积推广的5个高产小麦品种与5个优质小麦品种,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
[期刊论文] 作者:高海涛,张灿军,段国辉,吴少辉,温红霞,余四平,张学品,王艳,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7
洛麦21号是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新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大穗大粒型超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参加2004-2006年河南省高肥小麦冬水组区试、生产试验,连续3年居试验第一,表现出高...
[期刊论文] 作者:冯伟森,吴少辉,孔海燕,温红霞,余四平,段国辉,张学品,杨洪,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15
为利用小麦种子的近红外吸光度研究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测定了40份旱地小麦品种的抗旱指数以及籽粒的全光谱吸光度值,并将两者关联,建立PLS近红外抗旱指数量化预测模型。结果表...
[期刊论文] 作者:吴少辉,田文仲,张园,张自由,冯伟森,张少澜,温红霞,杨洪强, 来源:山西农业科学 年份:2017
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 a以洛麦23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行距和3个播量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间,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15 c...
[期刊论文] 作者:段国辉,李瑜,王艳芳,温红霞,张学品,吴少辉,余四平,马飞,,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2008
以目前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高肥小麦品种和洛阳市农科院新培育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用Logisitic方程对不同习性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进行了拟合,用相关分析研究了灌浆参数...
[期刊论文] 作者:冯伟森,张园,罗煜良,张学品,吴少辉,温红霞,余四平,杨洪强,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2
为了调查黄淮冬麦区不同年代旱地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与根系活力的变化规律,选择具有调研性的实验材料12个,利用GB/T21127—2007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对12个供试材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