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梅,林荔辉,吴为人,周元昌,陈志伟,,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采用珍汕97B/秀水13的后代为材料,通过回交转育,育成系列亲籼型不育系.以Ⅱ-32A为对照,按8×6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各不育系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评价其育种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兰涛,汪斌,童治军,谢端端,吴为人,祁建民,, 来源:中国麻业科学 年份:2007
为鉴定和筛选红麻耐旱种质资源,本研究选用10份红麻野生种和41份红麻栽培品种为材料,51个红麻种质资源进行盆栽和干旱胁迫试验鉴定,根据干旱后叶子的萎蔫程度进行鉴定、比较,获得......
[期刊论文] 作者:卢泳全,黄碧光,董德臻,唐克轩,吴为人,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植物在冷驯化过程中会产生基因表达的变化.用RT-PCR和RACE技术相结合,从耐低温植物大白菜品种早熟5号中得到了1个cDNA克隆,经序列及功能分析,表明是个冷相关基因.由氨基酸序...
[会议论文] 作者:夏法刚,周元昌,李金泉,黄代青,吴为人, 来源: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年份:2006
本研究以花椰菜品种"福州60天"为材料,选择10个良好的染色体分裂相为基础,建立了花椰菜染色体的核型图,并成功地对具随体的第七号单染色体进行了显微分离,为花椰菜染色体的微切割、微分离和微克隆奠定了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胡杰,何龙,张翔,岑浩伦,黄力坤,吴为人,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21
褐飞虱为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鉴定和克隆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领域,也为抗虫育种提供了多样化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两个分别来自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农家抗虫品系ARC14544和GUIAROI分别与感虫品种\'9311\'和\'......
[期刊论文] 作者:刘华清,周君丽,段远霖,黄代青,吴为人,薛勇彪, 来源: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2003
构建能够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人工染色体文库可以加快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的速度.为了克隆水稻突变基因的需要,我们利用pYLTAC7载体构建了籼稻品种H359基因组的TAC...
[期刊论文] 作者:刁志娟,李生平,段远霖,郑磊磊,周元昌,吴为人,,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2013
DDF1(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1)是控制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基因。为了进一步分析DDF1对水稻生长与发育的影响,我们构建了DDF1的抑制表达和增强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品种中...
[期刊论文] 作者:蔡正正,陈学群,唐唯其,李文强,吴为人,段远霖,, 来源: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年份:2016
通过辐射诱变籼稻品种明恢86,获得两种短穗突变体,分别命名为rpl1(reduced panicle length 1)和rpl2(reduced panicle length 2)。两突变体都表现为穗变短、枝梗数和穗粒数减...
[期刊论文] 作者:祁建民,周东新,吴为人,林荔辉,方平平,吴建梅, 来源:遗传学报 年份:2003
采用RAPD标记构建了黄麻属 (Corchorus)植物 10个种 2 7份材料的指纹图谱 ,从 11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 2 5个引物 ,共扩增出 32 9条DNA片段 ,分子量在 0 3~ 3...
[期刊论文] 作者:祁建民,周东新,吴为人,林荔辉,方平平,吴建梅,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4
应用RAPD和ISSR标记,分别对来自非洲地区和中国的15份黄麻野生种(10个种),以及来自中国、印度、越南、日本等地的12份黄麻栽培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陈启锋, 林文雄, 祁建民, 梁康迳, 吴为人, 潘大仁,,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以21世纪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背景,研究提出新经济观、新科学观、新农业观和新现代化,主要论断有:(1)人类社会将遵循着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工业化)到知识经济(知识化)再...
[期刊论文] 作者:方平平,徐锦斌,林荔辉,李维明,吴为人,潘国亮,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份:2004
以5个优质不育系和5个优质恢复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亲本均为优质背景下籼型杂交稻米蒸煮品质性状遗传,结果表明:(1)杂种稻米蒸煮品质性状表现主要受遗传控...
[期刊论文] 作者:陈坚,兰涛,段远霖,刁志娟,童治军,连肖华,吴为人,,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9
大麦糖信号转录因子SUSIBA2是WRKY超基因家族的一员,通过识别某些淀粉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区的糖应答元件调控胚乳中淀粉的积累.本研究根据SUSIBA2序列,从水稻基因组中搜索到1个与S...
[期刊论文] 作者:方平平,徐锦斌,林荔辉,祁建民,吴为人,潘国亮, 来源: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5
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应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三倍体种子性状遗传分析模型,研究3种栽培季节下籼型杂交稻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杂交稻碾磨品...
[期刊论文] 作者:卢泳全,汪旭升,黄伟素,肖天霞,郑燕,吴为人,,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06
通过在多态位点两侧的保守编码序列上设计引物,可以开发出在不同物种间通用的基于PCR的分子标记,称为扩增共有序列遗传标记(ACGM).[目的]探讨利用已公布的水稻籼、粳两亚种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林荔辉,祁建民,方平平,吴建梅,林培青,吴为人, 来源:中国麻业 年份:2004
采用外源DNA导入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稀有无刺红麻突变体901,并通过杂交回交和轮回定向选择的遗传改良,选育出中偏迟熟红麻新品种金光1号,该品种1999-2000年参加全国...
[期刊论文] 作者:祁建民,周东新,吴为人,林荔辉,吴建梅,方平平,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03
利用ISSR标记对黄麻属(Corchorus)10个种27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2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83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48条带,多态性条带比例(PPB)为92.85%;种间遗传相...
[期刊论文] 作者:黄榕辉, 林文雄, 何水林, 吴为人, 魏道智, 何华勤,,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特点,结合福建省生物资源优势,有代表性地选择了4个生物科学专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并通过2001-2005级生物科学专业连续5年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实习实践,进...
[期刊论文] 作者:汪斌,刘婷婷,张淑君,兰涛,官华忠,周元昌,吴为人, 来源:遗传 年份:2013
在籼稻品种R401辐射诱变的M2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苗期耐盐突变体,在150mmol/L的NaCl溶液处理下对照植株枯萎死亡,而突变体植株依然存活。以粳稻品种Nipponbare(不耐盐)和耐盐突变...
[期刊论文] 作者:吴建梅,林荔辉,林培清,官华忠,陈志伟,吴为人,,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14
选用珍汕97B/秀水13的F2代为材料,在育性QTL分析同时,根据育成的亲籼型不育系配组的F1育性分析其QTL效应。结果表明,检测到控制花粉育性的qPF5加性效应值为-8.65.表型贡献率为11.2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