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闫占辉,于骏一,曾福胜,曹毅, 来源: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2002
针对弯曲刚度大小不等的两种床身模拟件,采用与环境温度变化或摩擦热作用相似的热源对其进行热态模拟,讨论了在稳定热源下的三维传热特性.并利用有限元程序计算出同一热源在...
[期刊论文] 作者:王茂华,张洪江,张永亮,于骏一, 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研究了电流变减振器在铣床颤振控制中的应用.理论分析表明:电流变减振器的刚度及阻尼随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主振系统的振幅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电流变减振器的减振...
[期刊论文] 作者:杨辅伦,包善裴,于骏一,洪莉, 来源:机床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于骏一,闫占辉,曾福胜,曹毅, 来源:机械工程学报 年份:2002
在认真总结新型自准直导轨磨床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机床床身自准直设计原理的四个设计要点,其核心是让床身的重力变形自动补偿室温变化引起的床身热变形。为考证自准直设...
[期刊论文] 作者:徐小云,颜国正,吴博达,于骏一, 来源:航空制造技术 年份:2004
提出了在机械加工中应用变速切削减振的新方法,分析了机床电机电流波动是这个方法面对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电机电流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论述了变速参数对电机电流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黄树涛,姜增辉,贾春德,于骏一, 来源:制造技术与机床 年份:2001
研究了干式高速车铣D60钢时金属陶瓷刀具的磨损机理和磨损特性。与水溶性冷却液浇注冷却的湿式高速车铣相比,干式高速车铣D60钢时,金属陶瓷刀具具有更高的耐磨性。硬质相颗粒的......
[期刊论文] 作者:黄树涛,姜增辉,贾春德,于骏一, 来源:制造技术与机床 年份:2003
研究了在水熔性冷却液浇注冷却条件下,用TiN涂层刀具高速车铣D60钢时刀具的磨损机理和磨损特性.切削过程中涂层剥落是造成刀具损坏的主要原因.涂层剥落后,切削区产生的瞬时热...
[期刊论文] 作者:黄树涛,刘兴文,许立福,于骏一,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艺 年份:2003
为探讨燃焰法沉积高质量金刚石厚膜的可能及其沉积速率,在反应气体流量比O2/C2H2=0.97~1范围内,研究了基体温度对燃焰法沉积金刚石厚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温度在610~730℃范...
[期刊论文] 作者:黄树涛,贾春德,姜增辉,于骏一,,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实验研究了高速车铣D60钢时TiN涂层刀具的切削性能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水溶性冷却液浇注冷却条件下,高频交变热应力较大,涂层剥落较快,TiN涂层刀具的耐磨性较差,不能适应...
[期刊论文] 作者:林洁琼,周晓勤,孔繁森,王文才,于骏一,, 来源:振动与冲击 年份:2009
综合考虑再生切削效应和模态耦合效应,建立了随机扰动激励下两自由度切削加工系统的时滞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刚度主轴方位对切削稳定性叶瓣的影响。将切削系统的动态响应作为观......
[期刊论文] 作者:闫占辉,于骏一,曾福胜,曹毅, 来源: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2002
针对重量相同、弯曲刚度大小不等的2种床身模拟件,采用与环境温度变化或摩擦热作用相似的热源对其进行热态模拟,讨论了它们的3维传热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出同一热源在放...
[期刊论文] 作者:付连宇,石红雁,鲍明,于骏一,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 年份:2004
提出一种实用的通过主轴转速寻优调整对再生型切削颤振进行自动控制的方法.机床主轴前后两转切削颤振信号相位差的最优值为270°,如果切削过程即将发生颤振,可以通过调整主轴...
[期刊论文] 作者:付连宇,石红雁,鲍明,于骏一, 来源: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 年份:2000
提出一种实用的通过主轴转速寻优调整对再生型切削颤振进行自动控制的方法。机床主轴前后两转切削颤振信号相位差的最优值为 2 70°,如果切削过程即将发生颤振 ,可以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贾春德,黄树涛,姜增辉,于骏一, 来源:机械制造 年份:2001
高速车铣加工是一种新的先进加工技术,可望在干式条件下实现回转体零件的高速切削。本文主要研究干式条件下高速车铣铝合金时已加工表面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High-speed c...
[期刊论文] 作者:黄树涛,于骏一,姜增辉,贾春德,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年份:2001
研究了水溶性冷却液浇注冷却条件下 ,高速车铣D 60钢时金属陶瓷刀具的磨损机理和磨损特性。结果表明 ,由于高频交变热应力的作用 ,在刀具磨损区表层有大量的微小龟裂单元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付连宇,鲍 明,石红雁,于骏一, 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2000
通过试验研究了切削颤振自动控制的稳定切削点在线识别方法。结果表明 ,连续改变机床主轴转速时振动响应的最低点即为不发生颤振的稳定切削点。不同刀具几何形状下 ,稳定切削...
[期刊论文] 作者:吴博达,于骏一,蒋燕翔,丁俊生,, 来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4
诊断再生型切削颤振的关键在于提高颤振频率的测量精度。采用频率细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颤振频率f的测量精度。本文在介绍频率细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细化处理过程之后,通过试...
[期刊论文] 作者:吴博达,曲兴田,周晓勤,于骏一,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年份:1997
根据切削过程失稳前后振动信号在时域的变化特性,提出用过零频数比R作为监测切削稳定性的特征参数。当R值超过设定的监测门限值时,微机控制系统转入执行控制程序。试验在一数控车......
[期刊论文] 作者:付连宇,于骏一,曲兴田,王文才, 来源:汽车工艺与材料 年份:1998
提出根据机床切削稳定性的变化规律调整机床主轴转速,把切削过程调整到稳定区,消除机械加工振动的新工艺。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消除振动准确可靠,具有很大的应用潜......
[期刊论文] 作者:于骏一,吴博达,孟祥龙,杨国辉, 来源:兵工学报 年份:1995
通过试验考证了变速铣削的减振效果和机床电机电流的波动幅度。试验结果表明,变速铣削同样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机床电机电流虽有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不会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