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5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界 年份:1998
何谓未来意识?查《辞海》,没有这个辞条。按照未来学的观点,未来意识是一种现代科学意识,是指人类根据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未来,对未来作出选择和控制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界 年份:2004
,2001年11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我看到书讯不久,即收到该社编辑小池寄赠一册,匆匆翻了一遍,发现其中有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采.写.编 年份:2006
自1912年5月唐绍仪首倡在中华民国北京临时政府国务院设"新闻记者招待所",每日接待记者,发布新闻,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后,记者招待会这件事进展如何?笔者采取阶段普查和重大事件......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1
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新闻界应该怎样加强新闻伦理道德教育呢?这首先涉及到教育的内容.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仅就包括的六个...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疆新闻界 年份:1995
在延安,主要是参观工厂、变工队,看戏剧,看秧歌,还参观参议会,听介绍“三三制”。我得到许多朋友的帮助,单独访问了一些文化人,如丁玲。重庆很关心延安文化人的生活,所以我访...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疆新闻界 年份:1994
赵超构是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1944年,他参加“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写了《延安一月》,在大后方的重庆曾引起强烈反响。他长期在《新民晚报》工作,1946年任上海《新...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记者 年份:1983
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决当不好记者的。”这话说对了一半。前一半是不正确的,因为笔下...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疆新闻界 年份:1995
二、“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5 赵老和与会的许多代表一样,都是第一次到新疆。浓郁的民族风情,古老的历史传说,多姿的山川景物,吸引着代表们远道而来,都想亲眼看一看新疆...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爱好者 年份:2001
河南是我国小麦主要产区之一。每年“龙口”夺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机力。本省的劳动力、收割机难以承受,由此引来了农机跨区作业。“农机跨区作业缓解了农户小规模经营与......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与写作 年份:2001
在新闻伦理学涉及的诸多问题中,自律是个核心的问题,也是“以德治业”的关键所在。自律一般又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和制定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来实现的。组织形式,如西方新闻界建立......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军事记者 年份:2004
侵犯著作权与保护著作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且又是一个既涉及道德又涉及法律的问题。著作权亦称版权,一般指著作人对作品所享有的权利。著作权和专利权、商标权一样,都是专......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与写作 年份:1990
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报纸,它的读者对象不仅限于社会的某一部分人,而是面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在各个阶层的千万读者中,文化有高低之分,阅历有深浅之别,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面...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94
《深圳商报》是一张年轻的报纸。和商报的同志们交谈,我感受到一种朝气蓬勃的活力,他们的创业精神、敬业精神、精业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深圳商报》创刊于1989年3月8日,开始......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99
电话,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叫电话采访。快,讲究效率,是新闻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信息时代的到来......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98
什么叫视觉采访?简言之,就是用眼睛采访。眼睛的功能是看东西,这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但是怎么看,这里头却大有学问。记者在采访时,要善于把自己的眼、耳、口、鼻、舌、身等人......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99
书面采访,是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在有些人看来书面采访这种方式似乎有点落后了,似乎该进历......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99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在一般情况下,记者扮演的是“你做我写”的角色,不直接参与被报道者变......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95
我第一次见到李普同志。在“文革”后期,他回到新华社,任北京分社社长不久。他和甘憎分是老朋友,我们和老甘一道,曾去拜访他,听他谈新闻业务方面的问题。那时他50多岁,可白发已经不......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闻与成才 年份:1998
五、新闻要抓“活鱼”抓“活鱼”,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好记的口号。《天津日报》编辑部当年借用这个口号的初衷,是改进经济报道,即把经济工作中的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新......
[期刊论文] 作者:蓝鸿文, 来源:新疆新闻界 年份:1987
(31)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____。两者的内在关系,是采访____写作。(32)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的和____的科学。它是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在____世纪初形成的。(3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