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8
我一直觉得我与诺曼·梅勒有特别缘分。我们属同一年代。1947年我初到米苏里大学读新闻研究院不久,就在图书馆看到他第一本著作《裸者与死者》的陈列,惊异他这么年轻就扬文...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世界文学 年份:1986
旧书店搜寻记我初次接触英国十九世纪散文名家却尔斯·兰姆的作品还是四十年前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的课室内。那时我对英国文学只懂一点皮毛。原来是用译本读外国文学的,上大学...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新闻业务 年份:1986
国内新闻写作体裁申最容易落入陈腐旧套的是特写与通讯。它们不是纯粹报道事实的热门新闻,也不是近来所风行、较长的、用小说形式出现的报告文学。人物的特写,访问记,旅行记...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词刊 年份:2015
约翰·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奖时说:“在内心里,我仍在怀疑我有没有资格超越其他我极敬重的作家们,不过不可否认,获奖带给我欢欣与骄傲。”两年后,1964年的诺贝尔奖颁给法国存在......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8
剧作家阿瑟·密勒于一九七八年秋间初次访问中国。那年恰好我也携眷作三十一年来第一次返回祖国之行。因此,当一九七九年春,密勒的游记在《大西洋》月刊发表时,我极有兴趣,...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4
我初次发现丽琳·海尔曼的中篇小说《朱丽亚》是在一本杂志中。读了第一页便不忍释手。一口气读完后,我赶忙向朋友介绍,而且预测这个故事必会摄成电影。故事是自传性的,叙述...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6
五六年前,我在纽约一个文艺酒会中与伯纳·马拉默德初遇.谈话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他对中国短篇小说作家的“艳羡”.我告诉他一些他的作品(特别是短篇小说《魔桶》)中译本在...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6
今年一月间在纽约举行的国际笔会中,文学的讨论不免涉及国际政治,而作家之中发言比较激烈者(特别是反对美国国务卿舒尔兹出场致欢迎辞),来自欧洲的有西德的君特·格拉斯(Gun...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6
四年前听了医生的忠告,我停止了饮酒的习惯.我原并不是一个过度的酒鬼,医生的忠告起源于我身体健康问题(我发现戒洒戒烟并不困难.目前,即使我偶然点一枝烟、偶然一嗜酒味,也...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5
我曾在一九八二年第十二期《读书》中写了一篇《创作能教吗?》的短文,指出美国“创作学校”以及各大学中设“创作课程”的很多。一些在职业上不得其志的人们及众主妇们,误认...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5
约五年前,我在《读书》发表一篇《美国短篇小说的过去与现在》,其中我特别推荐一位专在非商业化的“小杂志”上发表作品的短篇小说艺术家。我称呼他为“艺术家”,因为写短篇...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7
我于近来又复活了对法国的所谓“新小说”(Nouveau Roman) 的兴趣.看了几本书后,不禁想起二十余年前初看阿兰·雷奈(Alain Renais)的影片《去年在玛丽安巴德》(L’Année de...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3
今年二月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国际著名的作家、艺术家、思想家在巴黎集会,举行一个所谓“文化与发展”的讨论会议。一时世界各国的文化人士云集,互相交换意见。这是法国政...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3
言情小说(romance fiction)在美国是出版界的一项大企业。平装本的言情小说每年销售额达到二亿元美金以上,读者达二千万。平装本书籍的出版商视言情小说为盈利的重要来源,甚...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79
美国文学界近来正在酝酿一场大笔战,内容是有关小说艺术的本身。引起这场笔战的是新兴小说家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他最近由克脑夫书局(Alfred Knopf)出版了一本叫《...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0
我对《纽约人》(NeW Yorker,旧译《纽约客》)的第一个印象是它的一针见血,又讽刺又娱人的漫画。三十年代,我还是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学My first impression of the New Yor...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1
年只四十左右的作家诺曼·斯宾拉德(Norman Spinrad)谈话时一开首就很气愤.他说,“我才不管科学小说与非科学小说之间有什么区别.我在孕育一个故事时,并不去考虑这些问题.只...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3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原来在日寇重轭下的上海文化人呼吸到了多年未有的自由空气,精神振奋,各种文艺刊物,特别是综合性的期刊,如雨后春笋似地出现,名目众多,有《万象》、《...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8
关于博尔赫斯的国际声誉本刊上期《阿根廷大师博尔赫斯》一文未能涉及,现在稍作补充。博尔赫斯是国际文坛的巨人,他的声名与萨特,加缪、聂鲁达、加西亚·马尔克斯,卡尔维诺,...
[期刊论文] 作者:董鼎山,, 来源:读书 年份:1988
约翰·巴思(J.Barth)不愧是后现代主义派健将,他于二十年前所写的《耗疲的文学》(The Literature of Exha-ustion)至今受人重视。凡谈到当代先锋派文学,评论家仍不免引据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