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封继康,葛茂发,田维全,李志儒,黄旭日, 来源:化学学报 年份:1998
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Ti_8C_(12)分别与H_2O,C_2H_4作用形成Ti_8C_(12)(H_2O)_8,Ti_8C_(12)(C_2H_4)_4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Ti_8C_(12)(H_2O)_8中,电子由H_2O向Ti...
[会议论文] 作者:WANG Lei,王雷,WANG Wei-gang,王炜罡,GE Mao-fa,葛茂发, 来源: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2
  利用光腔衰荡光谱研究了丁二酸包覆二乙胺前后消光性质的变化,并与Mie散射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酸性气溶胶“内核”包覆上碱性的“外壳”,产生包覆型结构内......
[会议论文] 作者:杜林,徐永福,葛茂发,贾龙,王庚辰,王殿勋, 来源:第十三届全国大气环境学术会议 年份:2006
本文利用自建光化学烟雾箱模拟反应装置,结合O3分析仪等大气化学检测仪器,测定了二甲基硫(DMS)与O3的气相反应速率常数.室温(28℃)下,得到的速率常数为1.05×10-19 cm3 molec...
[期刊论文] 作者:贾龙,葛茂发,徐永福,杜林,庄国顺,王殿勋,, 来源:化学进展 年份:2006
臭氧是大气化学中的核心物种。在平流层中,臭氧层可以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辐射,对地球生命起保护伞作用。在对流层大气中,适量臭氧对清洁大气是有益的。但是,由于对流层中臭...
[期刊论文] 作者:徐四川,邓圣荣,马丽英,史强,葛茂发,张兴康,,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09
视紫红质蛋白是一个跨膜蛋白,视黄醛(RET)在该蛋白中的活性结合位点涉及到视觉过程机理,与一些眼科疾病病理有关.基于牛视紫红质蛋白1U19的蛋白质晶体结构数据,采用密度泛函理...
[会议论文] 作者:于晓琳, 杨雪芹, 林梦雅, 马秀云, 葛茂发,, 来源: 年份:2004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化学过程中的关键前体物,会生成对人体具有危害的臭氧和二次粒子,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 2]。目前,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光催化法、等...
[期刊论文] 作者:林梦雅, 于晓琳, 杨雪芹, 马秀云, 葛茂发,,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2004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污染气体,可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如何高效环保地去除甲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催化氧化降解法去除甲醛由于其高效、持久、产物清洁环保而被广泛研...
[期刊论文] 作者:林梦雅,于晓琳,杨雪芹,马秀云,葛茂发, 来源:催化学报 年份:2019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污染气体,可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如何高效环保地去除甲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催化氧化降解法去除甲醛由于其高效、持久、产物清洁环保而被广泛研...
[期刊论文] 作者:徐四川,马丽英,卞富永,史强,葛茂发,张兴康,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09
H2NCH2CN+H2O→H2NCH2C(OH)NH是一个重要的反应,涉及到星际媒介中甘氨酸的形成,与早期地球上的氨基酸起源有关.如果没有考虑氢隧道效应,在MP2/6-311+G(d,p)级别上计算反应能垒是254...
[会议论文] 作者:于晓琳;康东娟;胡艳勇;佟胜睿;葛茂发;, 来源: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年份:2013
本文提出一种简单的一步法制备纤维素基的磁性纳米颗粒。使用NaOH/硫脲/尿素/水溶液溶解纤维素,随后通过逐滴加入铁离子溶液原位合成Fe2O3纳米粒子,最终在低温条件下合成磁性纤...
[期刊论文] 作者:徐四川,马丽英,卞富永,史强,葛茂发,张兴康,,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09
H2NCH2CN+H2O→H2NCH2C(OH)NH是一个重要的反应,涉及到星际媒介中甘氨酸的形成,与早期地球上的氨基酸起源有关.如果没有考虑氢隧道效应,在MP2/6-311+G(d,p)级别上计算反应能...
[期刊论文] 作者:佟胜睿,王炜罡,马春平,葛茂发,王殿勋,, 来源:中国科学(B辑:化学) 年份:2009
采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手段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了有机卤化物o-,m-,p-IC6H4OCH3的电子结构和取代基效应.在碘原子和甲氧基两个供电子基团的共同作用下,这三种碘代苯甲醚的第一...
[会议论文] 作者:WU Ling-yan,吴玲燕,TONG Sheng-rui,佟胜睿,GE Mao-fa,葛茂发, 来源: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2
  利用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研究了二氧化氮在不同晶相氧化铝(α-Al2O3和γ-Al2O3)表面的非均相反应过程,发现在两种氧化铝表面生成了不同产物。结合离子色...
[会议论文] 作者:于晓琳,杨雪芹,林梦雅,马秀云,葛茂发, 来源: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年份:2019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化学过程中的关键前体物,会生成对人体具有危害的臭氧和二次粒子,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2]。...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晓晓,蒋靖坤,王东滨,葛茂发,郝吉明,, 来源:环境化学 年份:2021
大气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 UFP)为粒径小于100 nm的颗粒物,其数浓度主导了大气颗粒物的总数浓度,对人体健康和气候都有显著影响.大气UFP主要来源于污染源烟气和大气中气态前体物的成核和生长.其中,污染源烟气中成核和生长产生的颗粒物排放后构成大气U......
[期刊论文] 作者:王炜罡, 姚立, 葛茂发, 孙政, 王殿勋, 徐永福, 高会,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2005
活性卤素物种(RHS)参与大气对流层中许多化学过程,影响许多重要物种的源和汇,在大气对流层化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流层活性卤素化学成为近年来国际大气化学研究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春光,邢永恒,谢妍,李章朋,李静,曾小庆,葛茂发,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09
采用水热法通过Ln2O3、Zn(CH3COO)2·2H2O与2,5-吡啶二羧酸为配体的反应合成出两个新型三维杂金属配位聚合物[Ln2Zn2(2,5-pydc)5(H2O)2]·4H2O(Ln=Sm(1),Eu(2);2,5-pydc:2,5-吡啶...
[期刊论文] 作者:谢妍,邢永恒,王卓,赵海燕,王春光,曾小庆,葛茂发,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年份:2010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稀土有机配合物[Pr(2,5-pdc)(OH)(H2O)2].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陈梅芳,佟胜睿,陈怡,李伟然,张欣然,葛茂发,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21
为了研究O 3与挥发性不饱和醇的动力学常数以及反应活性差异的原因,使用绝对速率法在烟雾箱中对5种己烯醇和O 3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Z-2-己烯-1-醇、E-2-己烯-1-醇...
[期刊论文] 作者:邢永恒,孙政,袁厚群,葛茂发,牛淑云,白凤英,,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6
Na(HB(pz)3)和Na(HB(3,5-Me2pz)3)分别与VOSO4·nH2O和KSCN及对应的吡唑在甲醇体系中反应,得到两个新型钒氧配合物VO(HB(pz)3)(pz)(SCN)(1)和VO(HB(3,5-Me2pz)3)(3,5-Me2pz)(...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