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晋王平, 来源:第二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 年份:2011
  通过对“苏轼竹弈”砚的介绍,综述了苏轼的生平,表达了对苏轼的崇敬之情,并对苏轼的品学以及人格魅力加以赞扬。...
[期刊论文] 作者:何明,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8
黄淮章先生的“略谈苏轼的文学主张”一文(载《文学遗产》第114期),有严重的曲意美化苏轼的倾向。...
[期刊论文] 作者:周晓音,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3
苏轼谐趣诗词独树一帜,表现形式多样,它们的出现,是苏轼戏浪性格和超脱苦难的结果.本文对苏轼谐趣诗词的特点与形式原因作出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寒酌 一碗虾滑, 来源: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年份:2019
苏轼藏魚...
[期刊论文] 作者:赵瑞,,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16
中华书局本《苏轼文集》与《苏轼诗集》堪称苏轼诗、文整理成果的双璧,其中《苏轼文集》对考订苏轼生平尤为重要。《苏轼文集》源出于南宋《东坡外集》,其中"题跋"与"杂记"两类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公务员文萃 年份:2017
人们都说苏轼天赋好,能“过目成诵”。有一天,有位朋友去看他,等了好久苏轼才出来会见。客人不高兴。苏轼解释道:“我正在抄《汉书》。”客人听了不理解。苏轼说:“我抄《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上三遍了。...客人将信将疑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能顺势背出有关段落。原来,苏轼的“过目成诵”是勤学苦练的结果。苏轼不仅三抄《汉书》,其他如《史记》等巨著,他也是...
[学位论文] 作者:王兰婷, 来源:延安大学 年份:2021
苏轼诗画兼擅,是当时文人题咏绘画的代表人物。苏轼的题画诗,内容丰富,艺术性高,是苏轼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轼在题画诗创作和品鉴方面提出很多新的理念,在题画诗理论上也有不少建树。...基于实践创作和理论上突出贡献,苏轼在题画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的题画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篇论文以《苏轼诗集》和《苏诗补注》中苏轼的102题157首题画诗为研...
[期刊论文] 作者:莫砺锋,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2
2010年6月,由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的《苏轼全集校注》在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包括苏轼的诗集、词集与文集三个部分,其中尤以《苏轼文集校注》的成就格外引人注目。...与前人的注释已相当详尽、编年也相当完备的苏轼诗集、词集相比,苏轼文集的校注堪称苏轼研究史上筚路蓝缕的重大事件。《苏轼文集校注》在考订编年、探究本事、...
[期刊论文] 作者:苏轼,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3
编者按:诸葛亮为蜀汉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后裔在江南主要有两支:一在浙江之兰溪,一在江苏常州之金坛儒林镇.儒林鲁墅诸葛伟强先生所藏中,收有宋代大文豪苏轼赞颂诸...
[期刊论文] 作者:苏轼,,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年份:2012
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七言古诗《石苍舒醉墨堂》,大意是:人一旦识字,就是一生忧患的开始,只要粗略记得姓名就可以了。全诗主旨是赞美石苍舒草书出众,开头几句,偏说读书识...
[期刊论文] 作者:刘文刚,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本文着重论述苏武与道的关系,即道家道教对苏轼的影响,苏武对道家道教的发展与传播。具体论述:苏武与道家道教关系的历史分期;道对苏轼思想的影响;苏轼的道教修炼;道与苏武的文学创...
[学位论文] 作者:徐建芳,, 来源: 年份:2008
本文以苏轼与《周易》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历来一谈到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时,评论者大都从佛、道思想去寻其根由。不可否认,释、道思想对苏轼解脱困境的确起过相当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龚克昌,,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8
苏轼是一位才气横溢、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辞赋形式多种多样。苏轼辞赋中成就最高的当推旅行游览观感赋。《赤壁赋》、《后赤壁赋》两赋是游览赋中的极品。苏轼还有几篇描写饮...
[期刊论文] 作者:顾冰峰,孙立尧,,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苏轼作为文学史上少有的大家,研究者从无间断,但是其铭文则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三个大的方面对苏轼铭文就行了探讨,包括苏轼铭文与赞、颂、笔记、跋文等文体之间的复...
[期刊论文] 作者:刘清泉,,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眉山苏轼遗迹大多湮没于历史的风尘,眉山苏轼遗址比较重要的有纱縠行故居、天庆观乡校和老翁山坟茔,它们超越时空、衍生发展,并在符号化的过程中演变成为眉山苏轼符号的标志,眉山...
[期刊论文] 作者:佚名,, 来源:国学 年份:2008
苏轼在翰林院供职时,他的弟弟苏辙在处理政务的机构为官。有个早年与苏轼兄弟有往来的旧交,写信求苏辙在任内为他谋份差事,久而未遂。一天,这人找到苏轼,说:“鄙人想托学士为...
[期刊论文] 作者:林蒲田,,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二年级) 年份:2004
苏轼堪称无鱼不吃,而且是拼死吃河豚,他有诗吟道: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宋代孙奕所著的《示儿编》内,有一则苏轼吃河豚的故事,写得相当生动,说苏轼谪居常州时,颇好...
[期刊论文] 作者:牛秋实,,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苏轼对易学的兴趣,始于乌台诗案之后苏轼锒铛入狱期间。当他流放儋州之后,苏轼完成了《苏氏易传》。由于苏轼受到易学思想的熏染,从苏轼早年就形成的追求自然适意的人生态度来看...
[期刊论文] 作者:胡建升,,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年份:2008
本文通过对《苏轼诗集》和《全宋诗·苏轼诗集》中的苏轼佚诗《秋日寄友人》进行考辨,认为此首诗歌不是苏轼的佚诗,应是北宋初期张泳所作。另外.考察发现吴宗海先生所辑佚的...
[学位论文] 作者:钱俊,, 来源: 年份:2010
苏轼题材小说在苏轼研究的范畴里是个较新的课题,所谓苏轼题材小说是指以苏轼为主要或重要人物的小说。本文将以此为对象做一些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释这一课题。第一部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