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侯传举,曾慧茹,邓东安,孙培明,韩秀敏,盛晓棠,朱鲜阳,张玉威, 来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年份:2000
经皮穿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闭合术要求采用食道超声进行监测。由于本组 2例患儿年龄较小不适宜采用食道超声监察 ,只能采用体表超声进行监测 ,结果成功进行了治疗。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侯传举,邓东安,朱鲜阳,韩秀敏,王琦光,盛晓棠,金岩,崔春生,张,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朱鲜阳,陈火元,张端珍,韩秀敏,盛晓棠,崔春生,张坡,王琦光, 来源: 年份:2009
目的 分析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探讨行经导管封堵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9年4月在我科介入治疗的139例40岁以上PDA患者,男22例,女117例,年龄40~74(49.8±6.8)岁,术前心功能分级为Ⅰ级64例,Ⅱ级53例,Ⅲ级16例,Ⅳ级6例,分析中老......
[期刊论文] 作者:侯传举,邓东安,朱鲜阳,韩秀敏,王琦光,盛晓棠,金岩,崔春生,张坡,, 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份:2006
目的:探寻主动脉左室隧道(ALVT)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图像特征。方法:应用CDE检查7例ALVT,寻找ALVT图像特征。7例均经心血管造影对照,5例手术证实。结果:根据CDE图像特...
[期刊论文] 作者:王琦光,朱鲜阳,韩秀敏,侯传举,张端珍,盛晓棠,崔春生,张玉威,,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2008
遗传性心血管上肢畸形综合征(Holt-Oramsyndrome,HOS)系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先天性上肢和心脏畸形(完全型),但畸形在每个个体差异很大,最特征的表现为房间隔...
[期刊论文] 作者:陈火元,朱鲜阳,韩秀敏,侯传举,张端珍,王琦光,盛晓棠,崔春生,, 来源: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2011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之一,约占先心病的15%~20%。幼年时期症状轻,不少患者到成年才发现,50%患者存活超过40岁。老年ASD患者外...
[期刊论文] 作者:全薇,朱鲜阳,张玉威,邓东安,韩秀敏,王琦光,崔春生,盛晓棠,金岩,, 来源: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2004
为总结ASD心电图表现和Amplatzer双面伞闭合术后1周内心电图改变,对152例肺总阻力正常、Qp/Qs=1.5~3.0的单纯ASD进行心电图观察,并对比观察心电图表现与ASD大小及年龄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全薇,朱鲜阳,张玉威,邓东安,韩秀敏,崔春生,盛晓棠,王琦光,金岩,, 来源: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2004
我院2001年6月至2003年11月间,应用美国 AGA 公司的新型 Amplatzer 封堵器(以下简称封堵器)关闭65例室间隔缺损(VSD)。本文通过封堵前心电图表现和封堵后心电图变化,从心电...
[期刊论文] 作者:侯传举,朱鲜阳,邓东安,韩秀敏,盛晓棠,崔春生,王琦光,金岩,张坡,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DE封堵术前选择适应证,术中监视封堵器释放过程,术后判断封堵术疗效,远期随访。结果:应...
[期刊论文] 作者:全薇,朱鲜阳,张玉威,邓东安,韩秀敏,崔春生,盛晓棠,王琦光,金岩,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5
200106~200311我院应用美国AGA公司制作的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室间隔缺损(VSD)65例,本文通过封堵前心电图表现和封堵后心电图变化,从心电学角度评价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
[期刊论文] 作者:陈火元,朱鲜阳,盛晓棠,张端珍,王琦光,韩秀敏,崔春生,庚靖淞,,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年份:2015
目的评价带孔(8 mm)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O)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0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7例(男1例,女16例)ASD合...
[期刊论文] 作者:陈火元,朱鲜阳,张平,张端珍,王琦光,盛晓棠,韩秀敏,崔春生,庚靖淞,, 来源: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2017
目的探讨采用小腰大边型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O)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合并房间隔膨出瘤(ASA)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7年3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ASD合...
[期刊论文] 作者:朱鲜阳,韩秀敏,侯传举,邓东安,金岩,全薇,盛晓棠,王琦光,魏明,崔春生,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2004
目的 评估膜部室间隔缺损 (室缺 )的导管封堵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患者均有运动后心悸气短 ,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返流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
[期刊论文] 作者:朱鲜阳,刘玉昊,韩秀敏,侯传举,盛晓棠,张端珍,崔春生,邓东安,刘玉昊,,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07
目的评价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治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预后。方法对比分析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采用介入治疗膜部 VSD 患者358例(介入组)外科治疗手术组50例(手术组),治疗后...
[期刊论文] 作者:朱鲜阳,刘玉昊,侯传举,韩秀敏,盛晓棠,张端珍,崔春生,邓东安,张玉威,, 来源: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2007
为探讨影响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本文总结2002年8月~2006年2月在我院用介入法治疗358例的临床资料。358例均具备介入治疗指征,共置入封...
[期刊论文] 作者:朱鲜阳,刘玉昊,韩秀敏,侯传举,盛晓棠,张端珍,崔春生,邓东安,张玉威,, 来源:沈阳部队医药 年份:2007
为评价膜部室间隔缺损治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预后,对比分析介入组(358例)和外科手术组(50例)住院中和出院时的心电图改变,并以出院时心电图改变为基础,进行1、3、6和12个...
[期刊论文] 作者:全薇,朱鲜阳,张玉威,邓东安,韩秀敏,王琦光,崔春生,盛晓棠,金岩,魏明,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4
为观察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心电图表现和舒张期负荷解除 1周内的心电图变化 ,作者连续观察单纯ASD实施Amplatzer双面伞闭合前后的心电图。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
[会议论文] 作者:朱鲜阳,崔春生,张端珍,王琦光,陈火元,盛晓棠,顾俊骏,张坡,侯传举, 来源:第15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程锦浩,朱鲜阳,王琦光,庚靖淞,崔春生,盛晓棠,张端珍,肖家旺,侯传举, 来源: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5、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5 年份:2015
目的:通过比较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前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改善程度,评估PFO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就诊并同期行经皮PFO封堵术的偏头痛患者.入选患者均进行病史采集、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右心声学造影、必要时行经食道......
[期刊论文] 作者:王琦光,朱鲜阳,张端珍,崔春生,陈火元,韩秀敏,张坡,侯传举,盛晓棠,顾俊骏,,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份:2014
目的探讨体质量≤8 kg小儿动脉导管末闭(PDA)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经验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01年5月—2013年8月确诊为PDA的102例体质量均≤8 kg患儿,通过经皮封堵术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