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李睿婷,宁超,黄玲巧,王琛柱, 来源:全国第十一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作为近缘种昆虫,同区域发生,但存在生殖隔离.雌虫均利用Z11-16∶Ald 和Z9-16∶Ald 作为主要性信息素组分,但是...
[会议论文] 作者:黄玲巧,王琛柱,孙亚兰,Paolo Pelosi, 来源: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新成,阎云花,王睿,王琛柱,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2004
触角电位图记录是昆虫神经生物学中用于昆虫嗅觉、信息素生物测定研究的重要技术之一.该技术具有敏感性、选择性高及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该文以荷兰Syntech公司的产品为例详...
[会议论文] 作者:田慎鹏,张继红,阎云花,王琛柱, 来源: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5
当一个寄主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寄生蜂寄生时,就会产生多寄生现象.然而通常只有一个寄生蜂能正常发育,这就不可避免的在寄生蜂之间产生竞争.种间竞争主要包括物理攻击和生理抑...
[会议论文] 作者:张云峰[1]黄玲巧[2]JoopJ.A.VANLOON;王琛柱;, 来源:第八届全国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棉铃雌性成虫前足第5跗分节腹侧面一侧有14个毛状味觉感器。我们利用植物初级代谢物质,即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肌醇和20种常见的氨基酸刺激这些感器来研究其对这...
[会议论文] 作者:武韩,徐蒙,侯超,黄玲巧,王琛柱,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颜增光,赵新成,阎云花,王琛柱,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描述了棉铃虫齿唇姬蜂触角和产卵器上的感受器种类和分布模式。雌、雄蜂触角上有相同的6种感受器:B(o)hm氏鬃毛,毛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板形感受器,腔锥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鞭节上......
[期刊论文] 作者:王志宇,郝赤,王琛柱,闫喜中, 来源: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2020
[目的]比较健康和机械损伤的薄荷Mentha spicata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嗅觉反应的影响,为筛选小菜蛾植物源驱避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触角电位(EAG)仪和Y型嗅...
[会议论文] 作者:徐蒙,侯超,武韩,黄玲巧,王琛柱, 来源:全国第十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是同域发生的一对近缘种.它们使用两种化合物Z9-16:Ald 和Z11-16:Ald 作为主要性信息素组分,但在信息素腺体内...
[会议论文] 作者:张云峰,黄玲巧,Joop J.A.VAN LOON,王琛柱, 来源:第八届全国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棉铃雌性成虫前足第5跗分节腹侧面一侧有14个毛状味觉感器。我们利用植物初级代谢物质,即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肌醇和20种常见的氨基酸刺激这些感器来研究其对这些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特征。在100 mmol l-1浓度下,9个感器(F5a,F5b,F5c,F5d,F5i,F5k, F51,......
[期刊论文] 作者:王琛柱, 张青文, 杨奇华, 周明牂,,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3
植物抗虫性是植物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可以遗传的特性,能使植物不受虫害或受害较轻。它具有控制害虫的专一性、控制效果的积累性和持久性、与环境的协调性及...
[期刊论文] 作者:蒋金炜,高素霞,安世恒,王琛柱,,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2006
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编码烟实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触角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的全长cDNA。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烟实夜蛾化学感受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384bp...
[期刊论文] 作者:王琛柱,张青文,杨奇华,周明群,,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本研究以经过大田多次抗虫鉴定的柿花品种为材料。分析并阐明了棉花品种的各虫食部位内棉酚和可水解丹宁的含量与棉铃虫幼虫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棉酚和可水解丹宁是影...
[期刊论文] 作者:汤清波,阎云花,赵新成,王琛柱,,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5
雌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和雄性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 Guenée杂交(正交), 其杂交子一代在成虫期可分为可育的雄性个体和生殖器官畸形的不育个体. 雌...
[期刊论文] 作者:汤德良,王琛柱,罗林儿,钦俊德, 来源:中国科学C辑 年份:2004
利用电生理学技术,以两个食性有差异的近缘种棉铃虫和烟青虫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6龄幼虫下颚上两对栓锥感器对刺激取食素和抑食素的感受机理.结果表明:(ⅰ)两种幼虫栓锥感...
[期刊论文] 作者:王鸿雷,赵成华,闫云花,王琛柱,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2004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烟青虫H.assulta属于可同域发生的近缘种昆虫,通过产生比例相反的两种性信息素化合物--顺9-十六碳烯醛和顺11-十六碳烯醛维持种间生殖隔离.本研...
[会议论文] 作者:刘玉铃,郭浩,黄玲巧,王琛柱,Paolo Pelosi,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武韩,侯超,黄玲巧,严福顺,王琛柱,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 年份:2014
鳞翅目蛾类的性通讯不仅依赖于特异的性信息素组分,而且还依赖于性信息素组分间的比例.同域发生的近缘种昆虫棉铃虫和烟青虫都以(Z)-11-hexadecenal(Z11-16:Ald)和(Z)-11-hex...
[会议论文] 作者:张平,葛斯琴,黄玲巧,杨星科,王琛柱,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 年份:2014
夜蛾科昆虫的幼虫口器都属于咀嚼式口器,但是有些能钻蛀果实,有些只能蚕食叶片.为了解这些幼虫在取食食物上的适应性,我们以棉铃虫和粘虫为主要对象,比较了它们取食行为的差...
[期刊论文] 作者:汤德良,王琛柱,罗林儿,钦俊德,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 年份:2000
Using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technique, the sensory mechanisms of maxillary sensilla styloconica to stimulants and deterrents were explored on two closely r...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