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4
林语堂对有清一代的袁枚十分推崇,这包括赞赏其天赋独厚、性灵自由、思想解放、民本思想和退隐独居等很多方面.不过,林语堂有更多地方与袁枚不同,像宗教信仰,科学、平等、自...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曹禺的《雷雨》充满了丰富而复杂的细节描写 ,比较突出的有 :建筑与布置、服饰、人物肖像、笑的描写、哭的渲染、骂词、曲调唱词、声响和雷雨意象等几个方面。这些细节不是可...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学术评论 年份:2019
对那些没获得人生智慧的人来说,他们的思维往往比较简单,以一元化甚至隔膜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人生。“有”就是有,“无”就是没有;能看见的为真,看不见的就是假;拿在手里时为实...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8
如何看待和评价路遥的小说,成为当前学界的一个焦点和难题。由于长期以来简单地理解现实主义传统,也受制于西方的文学理论和小说理论,致使路遥的小说成就和地位没能得到凸显...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2003
在许多中国现代作家困惑于"乡村"与"都市"的艰难选择时,林语堂倾向于二者的融合贯通,追求"田园式"的都市文化理想。这种文化选择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意义:一是对现代工商业都...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写作 年份:1998
中国文学、艺术的特征之一是重“神韵”而轻“形体”,重“质地”而轻“表相”。与此相关,中国文学、艺术的结构方式也讲究“曲径通幽”,而较少“直截了当”。谢小灵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刊授党校 年份:2006
大凡读书人都希望从书中获得更多教益,但有时却因读书不得其法,读书不少却收效甚微。中国新文学先驱者胡适的读书方法很值得借鉴。读书“四到”中国旧时的私塾教育讲究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7
一般说来,在文学创作中,恐怕没有哪一种文体能像散文写作这样容易!因为散文家可以不是诗人和小说家,但几乎所有的诗人和小说家都是散文家,都写过大量的散文作品。时下还有这样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6
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批评的人来说,恐怕都离不开一个“标准”问题,即他依据什么进行批评?是流行观念,是钱评交易,是友情出演,还是一己所好?我认为都不是,而是一颗追求“尽善尽美”的心灵......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1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基本上走过了一条健康之路,其最突出的表现可概括为:文学逐渐被松绑,从而获得了它的多元化格局,也确立了它相对独立的文学品格....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04
不容置疑,小说很少遭遇今天这样的尴尬与混乱:一些基本问题模糊不清,许多常识被随意扯碎,不少作家和读者(包括研究者)失去了最起码的辨别能力和审美情致.如乘坐在一列无人驾...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长期以来,学界往往比较注重从“社会”而忽略从“家庭”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因为“家庭”在中国文化及其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将“...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4
散文理论研究的"分崩离析"状况由来已久,这是长期以来中国散文理论得不到根本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研究者所面临的最大盲点.像当前的诗歌和小说理论已渐渐摆脱各自为阵的局面,...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8
时下的中国文学普遍受人诟病,不满的情绪渐渐变成一种失望甚至绝望,因为某种程度上说,文学已失去了它应有的尊严、品质和魅力。散文的情形可能稍好一些,但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2
在20世纪中国散文创作及其研究中,概念的使用较为混乱,其中以“随笔”最为突出,这不可能不影响中国当代随笔散文的创作及其研究。本文对“随笔”这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它与“小......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03
林语堂对袁枚十分推崇,赞赏其天赋独厚、性灵自由、思想解放、民本思想和退隐独居.不过,林语堂有更多地方与袁枚不同,像宗教信仰,科学、平等、自由等现代意识,白话文体,尤其...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12
曾国藩曾在《冰鉴》中有言:识人之法离不开“相面”,然则,一人有好面相则不如有副好骨相,而好骨相又远不如一副好精神!在此,他特别强调一人之精、气、神的重要性!为文亦复如是:词藻......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9
七十年四川散文取得巨大成就,值得好好研讨和总结。首先,要在开放包容中理解四川散文,处理好它与重庆市的关键。其次,四川散文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兆胜,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林语堂与邵洵美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关系非同寻常。一方面,林语堂的成功离不开邵洵美的合作与支持,另一方面,他们既有那么多相同相似处,又有大相径庭的差异。从林、邵二人的...
相关搜索: